鼎城区:零基预算改革“深度试水”
在2025年的部门预算编制中,鼎城区全面贯彻落实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精神与要求,准确把握改革的重点,始终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以事定钱原则,增强预算统筹能力,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单机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到预算安排与财力状况匹配,努力兜牢“三保”底线,确保财政运行基本平稳。重点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收支更加理性真实。一方面收入精准测算。打破以往预算中的“以支定收”的“路径依赖”,收入结合上年实际情况,严格按税源、行业精准测算收入,做到收入从实,不虚增收入,改变“惯性增长”的理念。另一方面有序安排支出。严格按照按五级优先顺序安排支出,即“三保”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事项支出、部门必须开展的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前序支出未足额保障的不安排后序支出。对有些必要项目和发展事务,因暂无财力安排,纳入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和大事要事项目清单,采取统筹财力和争取上级专项解决。真正打破支出固化格局,让收支回归理性。全面取消区级专项,预计可压减部分事务性专项支出7575万元,总支出盘子全面“瘦身”。
保障更加精准有力。旗帜鲜明开前门、堵后门。对“三保”和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足额安排,重点保障。所谓“开前门”,就是要逐步提高基层运转保障水平,让财政保障更加有力有效,更加公平。今年通过统筹其他财力、压减一般事务专项筹措资金2400万元,对人员公务费和物业管理费适度提标,提高单位运转保障水平。所谓“堵后门”,就是坚决堵住以区级部门专项资金违规代替和弥补单位基本运转资金的后门,从制度层面减少违纪行为,财政运转更加规范。
统筹更加务实有效。一是打破壁垒。全区形成抓统筹就是“统领全局、兼顾各方”的思想共识,切实打破资金界限、部门壁垒,开展务实的统筹。比如将农业部门项目中农业品牌宣传与推广、其他部门项目中的政策和技术宣传等工作事项,统筹给专业的区融媒体去做,把专项资金中的相关资金也安排拨给融媒体。既做到了把专业的事交给了专业的人,又减轻了财政的负担。二是环节提前。科学精准编制大事要事项目清单,在项目申报时,就搞好统筹安排,等上级审批通过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资金了。三是严格考核。区政府成立统筹领导小组,制定统筹方案,建立考核调度机制,对落实资金统筹方案不力的主要负责人,严肃追责。
制度更加严格完善。一是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支出标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预算评审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各项配套制度,确保预算改革顺利推进。二是加强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严格落实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三是持续整改相关问题。对近年来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财会等监督指出的财政财务管理问题,深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结合本地实际找准改革重点,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改革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