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财政:“五个强化”助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5年02月28日 11:33 【字体:

2025年,常德市武陵区财政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通过“五个强化”措施力争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一、强化收支管理,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一是拓展财政收入。锚定“一主一特”产业定位,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打造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实施“项目建设年”和“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持续推进文创产业园“满园扩园”,提高园区产业发展贡献度,着力培植骨干税源和强力财源。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走向,加强经济财政运行监测和形势分析,通过协税护税等方式进一步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优化支出管理。落实好“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严控一般性支出和新增资产配置,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三是用好政策空间。推进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明确全区争资工作方向,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增发特别国债分配额度,缓解我区项目建设资金压力,为武陵发展争取更多资金政策支持。结合最新政策加强对上申报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持续抓好增量政策落地见效。

二、强化加力提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一是支持科技创新。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支持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三是服务实体经济。聚焦重点产业链,用好产业奖补、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政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三、强化民生理念,支持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加大民生投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保持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0%左右,统筹资金支持办好各级民生实事。二是坚持就业优先。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完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举措,用好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公益岗补贴等政策,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三是健全社会保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进一步落实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以及低保、困难群众补助标准。强化养老服务政策供给,扎实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城乡全覆盖。

四、强化改革创新,优化提升管理机制。一是推进财税改革。紧盯中央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动向,积极配合推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政策研究和对上争取。坚决打破“基数固化”传统格局,大力清理和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强化国有金融资本监管,落实落细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二是健全预算制度。持续完善预算管理改革框架体系,加快推进各项配套管理措施落地,深入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落实。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强化功能作用,健全收支管理,提升资金效能。三是夯实绩效管理。坚持预算和绩效一体化,将预算绩效管理由树立理念、搭建框架、拓围扩面向夯实基础、提出重点、提质增效转变。落实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评估机制,加强重点绩效评价,强化绩效结果运用。

五、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建立范围清晰、标准明确、动态调整、应保必保的“三保”清单制度,足额编制“三保”支出预算,确保不留硬缺口。二是守牢债务底线。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持续化解存量、严控增量,全力打好地方债务风险防控主动仗,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严守监督底线。构建“1+N”财会监督制度体系,聚焦预算执行、财经纪律等方面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完善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坚决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提升财政工作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武陵财政:“五个强化”助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3359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