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财政:四举措保障粮食安全
鼎城区财政局积极履行财政职能职责,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夯实粮食安全生产的财政保障基础,2024年,全区粮食生产面积达到151.99万亩、粮食产量达到66.58万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一是落实“粮策”激活力。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24年共争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目标价格补贴1.53亿元,争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895万元,引导农民自主保护耕地,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宣传和监督检查,2024年开展了两次惠农补贴突出问题专项检查,重点关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棉花大县奖励资金等四项惠农补贴,对违规发放的补贴资金予以收回,对检查发现的重大线索深挖严惩,相关线索移交区纪委。大力宣传推广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落实区级财政配套资金500多万元,水稻承保面积126.5万亩、占比85%。创新实施“奖励种粮大户、种粮先进合作社、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扶持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双季稻轮作示范片”的“三奖两扶”措施,不断激发种粮主体活力。
二是建设“良田”强根基。以土地二轮延包国家级试点为契机,推进农田集中连片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改大、弯改直、瘦改肥”,投入1.18亿元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1.6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9.48万亩,占比84.57%。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67亿元,用于改造山塘、水库、河道及灌区建设,完善智能化灌溉系统,建成高效灌溉示范片区3200亩,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731。全区粮食种植总面积151.99万亩、总产量66.58万吨,均实现新增长。
三是推广“良技”提效率。参与组建粮食产能提升专家指导组,在各级示范片全面推广“五统一、两利用”耕种模式,充分运用集中育秧、绿肥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高质高效技术,全区早稻集中育秧比例达75%,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配套主推技术入户率超过95%。全年争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2323万元、农机报废更新资金436万元,建设“鼎城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推广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10余种新型智慧农机,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7%。
四是打造“良品”增收益。多方统筹资金助力打造湖南“洞庭香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出台农产品加工奖励扶持办法,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开发糙米、米粉、米面、米茶等40多个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组织本地粮企积极参加广州国际农博会、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展会活动,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亿泽农业公司注册“花稻”商标,年产值达1.3亿元,带动5600多户农户增收11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