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财政:“三链协同”推进惠农补贴精准落袋
惠农补贴发放是民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群众感知政策温度的“第一窗口”。桃源县财政局以财会监督为抓手,聚焦“制度链”“数据链”“责任链”三链协同,推动惠农补贴发放实现“精准到人、高效到账、温暖到心”。
拧紧制度链条,筑牢监督“防火墙”
一是扎牢制度篱笆,破解“多头管理”难题。针对惠农补贴涉及部门多、发放环节杂的痛点,构建“1+3+N”监管体系。“1”个专班统筹:成立财政、农业、审计等多部门联合监督领导小组,制定《桃源县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操作规程》;“3”级责任捆绑:明确县局监管责任、乡镇审核责任、村级核查责任,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终身追溯机制;“N”项制度配套:出台动态公示、交叉检查、负面清单等制度,将102项惠农补贴纳入统一监管平台。
二是贯通监督闭环,消除“重发轻管”盲区。建立“三查三改”工作机制,确保监督质效。事前查资质,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联动公安、民政数据核验农户身份;事中查流向,定期耕地地力补贴等大额资金开展专项审计;事后查成效,日常巡查与专项清查相结合,确保补贴发放精准高效,并将重点补贴资金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开展补贴效果满意度测评,倒逼资金精准投放。
激活数据链条,打造智慧“监督眼”
一是一网通办,让数据跑出“加速度”。推进阳光审批系统上线运行,整合19个部门71项数据,实现“农户申报→村级初审→部门联审→财政拨付”全流程线上办理,高效压缩审批时长;设置“红黄蓝”三色预警,对超期未审、金额异常等情形自动提醒,对疑似违规操作进行拦截,保护资金安全。
二是两表宣传,让政策装上“指南针”。全面梳理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和政策清单,形成项目库并实行动态调整。按照每户每年一份的原则,制定“发放一览表”“政策明白卡”发放到群众手中,入户宣传补贴政策与补贴信息,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政策理解度。
三是多线反馈,让群众成为“监督哨”。落实落细多项公示制度,开辟多条监督反馈渠道,利用政务新媒体功能,接受群众反映疑问线索,积极宣传“互联网+监督”平台,开通惠农补贴政策咨询电话专线,鼓励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并每年制定发放《桃源县辖区范围内实施的省级以上、市县惠农补贴政策清单》,在政府网站向社会统一公开。
压实责任链条,凝聚共治“同心圆”
一是刀刃向内,以强的态度开展清查震慑。2025年桃源县财政局牵头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清查行动,以涉农七项补贴为重点,对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全面起底清查。同时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又倒查领导责任,形成高压态势。
二是阳光透明,以实的举措规范公示公开。在全县278个行政村设立“惠农补贴明白墙”,按月公示补贴项目、受益名单和金额;通过选取“重点关注村”监督、驻场“解剖麻雀”式专项检查,以蹲点调研、入户走访、重点抽查、信息月报等创新方式深化惠农补贴资金管理。
三是长效固本,以严的制度提升管理质效。将最新的惠农相关政策列入到每年度编制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学习资料之中,并组织集中学习、封闭学习,强化领导干部的政策意识、底线意识。将惠农补贴发放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绩效评估,设置“精准度”“时效性”“合规性”三大指标,并定期组织乡镇财政所开展经验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