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财政精准赋能 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5年07月15日 15:41 【字体:

近年来,常德市财政局围绕全市“4+3”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构建起多维度、全链条的财政支持框架,用财政“组合拳”助推新质生产力培育。2024年市财政安排产业扶持资金4.81亿元,2025年按“只增不减”的原则予以保障,为产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支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集群培育—企业入规—质效提升”的发展路径打造系列财政支持政策。数字化转型方面,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1620万元专项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网络化联接;集群培育方面,安排300万元用于对优秀园区、单个主特产业优势园区给予奖励,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企业培育方面,对首次入规工业企业由市县财政给予一定奖励,2024年度共奖补1045万元,2025年继续安排500万元;质效提升方面,2025年安排410万元专项奖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绿色工厂等优质企业。通过政策协同发力,全市工业产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二是激活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围绕合成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5年安排379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合成生物创新平台建设;设立3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补助,支持举办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创新创业大赛;建成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常德分市场,打造“科技超市”促进成果交易;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2025年1-5月全市发放科技型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22亿元、发放科技担保贷款5407.5万元,形成“政府+担保+银行”的创新服务生态。同时,2025年市财政局安排智慧常德资金4000万元,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数智协同;安排人才发展资金2600万元,对符合先进制造业的“突出贡献人才”和“D类高层次人才”予以奖励,鼓励科技创新。

三是扶强农业产业振兴乡村。市财政局2025年安排4425万元支持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重点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包括龙头企业梯次培育、农产品精加工、茶叶产业品牌打造、优秀水产畜禽养殖、休闲农业发展等;完善“财税金融”工具包,建立企业分类评级与重点扶持名录,以项目为载体精准投入,依托农信担体系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湖南农担常德分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发放农业担保贷款1.03亿元。

四是提升能级扩大对外开放。2025年,市财政局共安排航线补贴、宜常铁路建设资金、旅游发展专项奖补等3.81亿元,进一步促进常德市开放能级提升;安排开放型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资金530万元,支持“德企德品出海”行动,组织引导企业参加广交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境内外知名展会,延伸和完善外贸综合服务链条,强化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服务,为本地主特产业产品“出海”赋能。今年6月,海关总署、财政部等4部委批复设立常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常德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提供新动能。

五是探索财政扶持方式转型。推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拨改投”,通过设立科创引导基金、参股省金芙蓉系列子基金等方式,由过去的财政资金拨款补贴变更为产业基金股权投资。2025年推动出台《常德市科创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常政办发〔2025〕3号),市财政局及财鑫集团首期出资5000万元支持组建市科创引导基金,侧重“投小投早投硬科技”,重点孵化支持一批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或团队。同时,做大做强市产业发展基金,截至2025年6月底,市产业发展基金累计设立10支子基金,总规模60.71亿元,累计投资企业55家,投资金额14.29亿元。


常德财政精准赋能 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337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