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财政:系统化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精准化守护历史文化遗产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5年11月03日 14:51 【字体:

澧县作为全国文物大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域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六、全省第一。以城头山、鸡叫城等遗址为代表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被认定为长江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南方史前文明的传播中心,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在此深入开展,取得丰硕成果。

为切实守护历史文化遗产,澧县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及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要求,紧扣“让文物活起来”核心目标,以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重要抓手,在县域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文物保护纳入重点民生与文化工作范畴,全力统筹保障相关经费,持续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文旅融合创新,助力文物资源向文旅品牌转化,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坚实财政支撑。

一、强化项目对接,确保资金高效落地。县财政局主动协同县文旅局,精准对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严格实行“项目化运作、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模式,确保上级资金“落地早、见效快、监管严”;同步加大县级财政重点支持力度,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压实责任链条,进一步提升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为文物保护项目顺利实施筑牢资金基础。

二、聚焦重点领域,支持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按照“轻重缓急、优先保障”原则,县财政局累计统筹投入文物保护资金近1.2亿元,对重点文物实施优先保护。主要覆盖三大类关键项目:一是文物本体保护,支持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系统性保护,推进多安桥维修加固、澧州古城墙(二期)修缮、城头山6号馆修缮及遗址安防系统提质、澧州古城北宋范仲淹洗墨池保护性修缮、宋代文庙修缮、南宋澧浦楼修缮、明代古城墙修复等项目;二是考古遗址管护,保障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区域回填保护工作;三是文物活化与数字化,推进澧县博物馆智慧化系统建设,有序开展鸡叫城、彭头山遗址展陈提升及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全面夯实文物保护硬件与技术支撑。

三、严格资金监管,筑牢规范使用防线。县财政局将资金监管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构建“事前审核定标准、事中监控抓动态、事后评估促优化”的全流程监督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动态掌握资金流向、项目进度与实施成效,切实提升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投向文物保护“关键处”。

四、保障日常运转,夯实保护工作基础。针对文物保护常态化需求,县财政局全力保障四类日常工作经费:一是文物日常管护经费,确保文物本体日常巡查、维护无间断;二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费,支撑普查工作全面覆盖、精准核查;三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惠民;四是文物看护人员补助经费,稳定基层文物保护队伍。通过常态化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文物保护措施落地落细、长效推进。

通过系统化构建“投、管、用”一体的文物保护资金管理机制,澧县财政局有效推动了文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注入了新动力。目前,全县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城市文化品位与整体形象显著提升,既为居民营造了兼具历史底蕴与人文气息的生活环境,更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澧县财政:系统化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精准化守护历史文化遗产

3384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