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财政支出管理初见成效
2011年,汝城县财政局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全县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一般预算标准定额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行综合财政预算,逐步将所有政府财政性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单位自有资金、政府性资金的统筹管理。预算安排时,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做到四个确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支出。
二是优先保障民生需求。财政投入3.66亿元,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亿元, 同比增长16.35%。发放企业养老金3542万元,确保了全县2384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为284户下岗职工发放再就业担保贷款1229万元。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优抚、“五保”对象各项补助2618万元。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27亿元,有效缓解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医疗卫生支出1.02亿元, 同比增长37.76%。全县新农合参保人员共32.8万人,参合率达97.9%。教育支出3.28亿元, 同比增长16.41%,有力支持了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准、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和高中阶段学校债务化解等工作。
三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全口径的财政支农支出7.35亿元,同比增长33.6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94亿元,增长32.66%。积极落实各项惠民补贴政策,拨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和生态效益林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1.01亿元,56万户次。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和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全年补贴家电31880台,摩托车、汽车4219辆,补贴金额达到1222万元。
四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对涉及融资平台类、国有企业类、民生民本类的单位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单位会计行为。对40个单位进行“小金库”重点抽查,查出违纪违规资金536万。建立健全政府采购规章制度,全年完成采购预算金额12926万元,采购合同金额11236万元,节约资金1690万元,节减率为13.1%。抓好工程预算评审,加强项目建设事前监督,全年审减金额2.84亿元,审减率为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