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六亿财政资金为城区增加学位27680个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郴州市青年大道的苏仙区龙门小学施工现场,只见钢筋、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堆砌如山,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声和建筑工人的吆喝声,地面基桩工程业已完工,办公楼、教学楼等主体工程也已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据该区教育局扩容办工作人员介绍:“该校为目前我省唯一一个由省教育厅审查备案通过的民办公助办学模试改革试点学校,占地面积56.8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今年9月1日正式开学。该校峻工交付使用后,可为中心城区适龄学童解决1500个学位,周边学生上学不再难”。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郴州市中心城区学龄儿童迅猛增长,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严重不足,个别学校最大班额高达93人,正常教学难以保证。为切实解决“上学难”问题,为“肥胖班级”“瘦身”,该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的思路,从2009年起正式启动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并把其列为提高全民素质、建设教育强市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专项成立了郴州市城市义务教育扩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义务教育扩容的意见》(郴政发【2009】17号)。同时,按照“科学预测、合理布局、保障供给、适度超前”规划原则,制定出台了《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扩容2009—2011年规划》、《2010年-2030年郴州市城区学校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做到城市发展到哪里、学校就建设到哪里,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配套,使教育更好的满足当地群众需求。
为确保城区义务教育扩容工程有效落实,该市开源节流,多方筹措,积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从2009年起,市本级城市教育费附加50%,地方教育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部分主要用于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扩容,三年来市本级义务教育支出累计高达1.56亿元。同时,该市还从城建债券融资中单独拿出1.4亿元,专项用于教育扩容建设。按照新建、扩建、改建、整合四个类别,每新增一个学位分别给予“两区”政府(苏仙区、北湖区)4000—2500元不等的补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还另行奖励500元/学位。并积极组织市本级和北湖、苏仙两区义务教育学校向上申报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补助资金项目、城市义务教育扩容改造省级项目等,两年来共争取中、省用于中心城区义务教育专项资金5466万元。另外,该市还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民办教育发展资金,专项用于奖励优秀民办学校、先进个人以及扶助民办学校项目建设,进一步鼓舞了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兴教的热情。
在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该市积极强化扩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花小钱办大事。建立健全进展月报制、适时调度制、督导检查制等制度,对扩容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将督查结果与年度综合考核挂钩,与资金安排挂钩。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未经市城区学校扩容领导小组审核,扩容资金一律不得拨付,对改变规划,导致扩容数量达不到市政府要求的一律按比例予以扣减。为避免教育资源浪费,该市通过强弱联合、布局调整等方式,对教育资源进行大整合、大调整,盘活教育存量资产,既平衡了办学水平,优化了教学布局,又节约了财政资金,避免了重复投资和损失浪费。
截至2011年12月底,该市共完工24个义务教育扩容项目,完成总投资5.6亿元,新增学位27680个,比原计划增加5000多个学位,为目标任务的113.76%,其中北湖区16900个、苏仙区9930个、市本级850个。2011年城区小学、初中新生入学班额分别由2009年的68.7个、62.6个下降到53个、58个。到2012年,该市还将有5个扩容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届时,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压力将进一步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