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县矿产品金属制品税费集中征收强征管
嘉禾县铸锻造业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有登记在册的锻铸造企业217家,从业人员达15000余人,主要分布在坦塘工业园和袁家、车头、塘村等乡镇,加上生铁、富锰渣、铅、锌、锰等金属制品,县内金属制品品种多、分布广,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个别私企老板通过客车、私家车等非货运车辆带货出境,偷逃税费,造成税费的大量流失。为切实加强税收征管,促进财税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该县经多方调研,于2011年3月1日起对县内从事生产经营除煤炭以外的13种矿产品的5税9费实行集中征收。
一是整合资源,强化征收。整合煤炭税费征收的站点和人员,在各煤炭税费查验站增加矿产品金属制品的征收职能,实行一套人马、两项职能,降低了征收成本。制定出台了《嘉禾县矿产品金属制品的税费集中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将矿产品金属制品集中征收纳入“煤炭税费征收远程监控系统”管理,对征管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确保统征工作的阳光透明。
二是加大稽查,强化征收。从公安、交警、财政、税务等部门抽调专人成立联合执法队,通过不定时、不定点的流动稽查,查处各类偷税、漏税的行为。一年来,稽查队上路稽查500余班次,查处偷逃税案件200余起,处罚金额100多万元,补征税费70余万元。2012年4月6日,该县又成立了公安局驻矿征办执勤室,建立了税费稽查的长效机制。
三是入企核能,强化征收。县统征办联合税务、财政、电力等部门成立企业定产核能工作小组,对全县矿产品金属制品生产、销售的企业产能进行摸底,通过“看现场、查电表、问老板”等方式,摸清企业底子,给每个企业科学定税、定标。根据测算的税额,各企业与乡镇、乡镇与县政府层层签订了《矿产品金属制品税费集中征收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源头控、站点收、路上查的方式,确保了税费“颗粒归仓”。今年1—3月,矿产品金属制品税费集中征收488万元,同比增长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