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财政积极助推金融支农工作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2年05月23日 09:11 【字体:

  近年来,宜章县财政认真落实上级政策,积极助推金融支农工作,促进三农工作健康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全县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248642万元,同比增加61065万元,增长32.55%,高于全县同期本外币贷款平均增速6.41百分点。

  一、认真做好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宜章县财政部门严格审核,2008年至2010年共争取上级下拨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445.48万元,并按要求据实拨付到相关金融机构。2012年4月又为 4个审核通过的银行申报奖励资金236.02万元。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奖励资金有力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向“三农”,促进了涉农贷款大幅增长。

  二、充分用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2003年宜章县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至2011年底县财政累计筹集担保资金400万元,突出支持烟花爆竹等新兴产业、生猪养殖等主导产业和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创业,累计发放贷款1600笔7900万元,累计财政贴息240万元,带动7600人实现创业和就业,贷款回收率达99.6%。

  三、大力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出台了《宜章县农业贷款专项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由县财政设立农业贷款专项发展基金,对银行机构给予贷款损失补偿,对农业企业或农户贷款给予适当贴息,对参保企业或农户提供保费补贴,对发放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模式的涉农贷款的银行机构给予适当奖励。2009年-2011年,县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以上的资金支持金融创新模式“林权抵押贷款”、“信贷+保险”以及“企业或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模式。

  四、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考核。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考核激励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县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奖励各金融机构及相关人员,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制定了专项奖扶政策,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工作实现的效益优劣实行考核激励,2011年兑现奖扶资金46万元。

  五、积极支持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建设。一是支持组建宜章农商银行。按政策规定减免相关费用300多万元,协存政府性资金19000万元,置换不良贷款13081万元,并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强力组织清欠。宜章县农村信用社顺利组建成农商银行,成为湖南省第五家、郴州市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二是支持筹建宜章长行村镇银行。将所得税和营业税县留成部分按政策补贴给该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全额减免该行申报和筹建期间的县收费项目,将该行纳入宜章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给予考核奖励,协存财政性资金2亿多元,帮助该行于2010年12月30日正式开业运营。三是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2011年4月,支持郴州市万通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注册资金6000万元设立了宜章万通小额贷款公司,截止2012年3月累计发放贷款14435万元。四是积极参股省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2009年,县财政筹资500万元入股湖南省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并通过该公司的帮助,支持郴州三农公司等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向农业银行成功贷款600多万元。


宜章县财政积极助推金融支农工作

997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