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财政投资评审四年审减5.27亿元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2年09月13日 13:03 【字体:

  近年来,宜章县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加强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针对项目投资巨大的情况,该县积极加大对项目建设的财政投资评审力度。2009年至今年7月底,共完成政府投资工程预算评审项目822个,工程项目送审投资额22.79亿元,审定投资额17.52亿元,审减投资额5.27亿元,平均审减率达23.12%,审减资金总量接近该县2009年的财政总收入5.31亿元,极大地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强化一个中心。就是积极加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建设。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该县2008年组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以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先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5位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双过硬”的评审人员,为做好评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完善制度。规定凡是财政投资超过5万元的项目,都必须先进行财政投资评审,再进行公开招标。建立和完善了《宜章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制度,形成了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积极高效的财政投资评审体系。三是依托科技。积极学习、借鉴最新的评审技术和方法,配备先进的评审设备。今年,该县评审中心投资6万元购置使用了水利工程造价软件和工程算量软件等技术软件,使评审效率提高了三倍。

  二、注重两个关键。一是注重现场勘查。在初审时,评审中心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深入项目施工现场,仔细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精细评审奠定基础。2011年9月,在评审宜章县城关镇四完小机械开挖、运石方工程时,评审中心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多次到现场实地查看,全程参与现场测量石方工程量和外运石方运输距离,对石方工程量进行精细把关,将工程造价由原来的918万元审定为510万元,审减了408万元,审减率达44.4%。二是注重后期跟踪。评审完投资项目预算之后,该县评审中心紧贴施工项目主动服务,监督控制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变更,杜绝擅自增加工程量的行为,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在进行宜章县107国道栗山下危桥新建工程施工现场勘验时,该县评审人员发现桥桩整体钢筋锚固长度只有20-30公分,达不到设计要求,评审中心立刻与建设单位紧急协商,要求施工方马上进行整改,确保了工程质量。

  三、严格三道程序。每个项目的评审都要经过初审、交叉复审、集体讨论认定三道评审程序。为确保每个项目评审的科学合理和廉洁公正,评审人员对每一个项目的初审核减额误差不能超过国家控制的误差标准,并通过复审人、评审主任把关,尽量使评审金额符合实际,减少评审误差,确保项目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2011年6月,在评审宜章县白石渡氟化学循环工业园入园大道工程预算时,复审人员对初审结果进行审核时发现该项目机械挖土方套用的标准与实际情况不符,并更正核减20.22万元。

  四、实行“四个统一”。评审人员在评审工作中始终实行统一定额、统一取费标准、统一材料市场价、统一内部制度“四个统一”。通过对照统一的内部标准和比照市场价格,客观核定工程量和工程造价,既避免了预算评审项目审减苦乐不均,又避免了评审中心一个人说了算,真正做到了“阳光评审”。在宜章县文明南路改造工程预算评审时,评审人员多次勘查施工现场,详细调查主要材料市场价格,根据图纸和有关资料,认真核算工程量,科学核对取费程序,挤去“水分”,滤出“杂质”,该工程送审金额9393.47万元被审减2562.36万元,审减率达27.28%,为财政节约了一大笔资金。


宜章县财政投资评审四年审减5.27亿元

997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