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财政多措并举保资金安全着力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
随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实行,县(市)级财政监督管理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压力更大,资兴市财政局以加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为导向,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为原则,积极顺应“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监管机制,着力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
一是亮出廉政风险点。资兴市财政局结合财政工作实际,重点围绕政府采购、财政监督、会计执法检查、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国有资产、社会保障、惠农政策等领域的重要环节开展排查廉政风险点工作。单位主要采取“负责人找、共同讨论、领导把关”的方法,从制度机制入手,认真排查;个人主要采取“个人排查、同事帮查、领导提示”的方法,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入手,认真排查。由单位纪检组将排查的廉政风险点在局政务公开栏、干部职工岗位牌、胸牌等处予以公示。
二是开展财政专户清理整顿。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管理,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堵塞财政资金安全漏洞,整合财政专项资金,资兴市财政局通过成立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小组,制定清理整顿方案,严格开展全面排查和清理工作,将原分散在各财政业务职能股室的99个财政专户全部移交到财政国库管理局集中管理,并及时开展整合撤并工作,累计撤并财政专户84个,形成了“管事”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事的相互制约机制。
三、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公开公示制度。对全市所有乡镇基本支出、补助性资金、项目类资金等有关情况,按照“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进行公开公示,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及时受理和查处群众举报。同时,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公开公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考核。截止2012年10月止,全市各乡镇累计公开公示涉农补助资金1.23亿元,确保了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四、推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抽查巡查制度。市、乡两级财政部门坚持对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的补助性资金的补助对象、发放标准、程序、财务管理等情况,以及项目类资金的使用和实施情况进行抽样检查或巡视检查。要求涉及个人的补助性资金原则上应通过“一卡通”发放,主要核查补助对象是否符合条件,补助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发放过程是否符合程序,公示公开是否及时全面;对项目类资金主要核查项目立项是否全理,项目是否真实、可行,工程招投标过程是否全程公开,项目资金是否及时拨付到位等。2012年通过该市财政局抽查巡查发现和查处违规资金55万元,责令改正单位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