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财政四项措施保增长,财政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
近日,笔者获悉,截止2013年3月31日,资兴财政完成财政总收入8.237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29.42%,比上年同期增长20.88%。2013年,资兴财政围绕资兴市委政府提出的“大干新三年、冲刺百强县”战略目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和谐,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强基础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发展,财政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
一、狠抓项目稳增长。2013年,资兴财政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和水利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和“民生100工程”等城市大提质项目建设,全力支持东江湖景区创国家级AAAAA景区建设助推旅游大发展。围绕“一区三园”建设平台,紧扣“产业兴市”的工作主线,完善财政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支持力度,重点抓好资五新能源储能产业和湘南大型金属交易平台两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工作。加快杉杉新材料二期、华康新材料二期、丰越环保电镀污泥等新建项目建设步伐,尽快投产达产,增强财税发展后劲。
二、激活内力稳增长。一是进一步强化收入调度,坚持“一财两税”联席会议制度。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实行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收入均衡入库。加强督促,严格考核。二是实行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机制和收入征管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征管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继续实行“四个零增长”,严格控制公务购车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和出国出境(公费旅游考察学习)费等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各种庆典、节会等活动以及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四是结合国家政策和我市实际,借鉴重庆市的经验和做法,改变现有仅靠城投公司单一的融资渠道,协助交通、城投、国土等部门搭建好融资平台,建立多元化的政府融资渠道。充实公司资本金,选好融资项目,做好与农发行、国开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融资对接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三、扩大内需稳增长。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对少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产销两旺的企业给予财政借款,帮助其做大做强,增加税收;坚持财政性存款对金融机构的支持与金融机构对企业放贷支持挂钩,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充分抓住国家新一轮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利契机,帮助华信有色、展泰有色、丰越环保等再生资源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形成规模税收效应。
四、提升效能稳增长。一是大力推进科技管税,科学管税。充分发挥已建设好的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平台的作用,启动房地产和土地出让税费“一体化”征收模块;对个人房屋出租税收采取由地税部门全权委托乡镇代征代缴,把此项工作作为对乡镇的考核内容;积极推广税控机、网上申报缴税等现代化征管手段。二是认真研究和跟踪当前住房保障、水利建设、矿山治理、生态和环保保护等中央投资重点领域政策,配合发改、环保、国土、水利、房产等相关部门筛选好、包装好项目,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专项转移支付有较大的增加。三是稳步推进财政改革。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在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预算定额标准,规范了部门预算收入激励考核办法。推行绩效预算管理,建立财政支出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对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新农合等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支出实行绩效评价机制和评价报告制度。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成立了财政国库管理局,全面完成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通过财政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和显现财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