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水电事业促增收惠民生
近年来,汝城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极大地激发了全县上下齐心办电的热情,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投入的水电开发新模式,水电开发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总投资4000多万元装机1.26万千瓦的宝沙电站是汝城县由社会干部职工农民集资参股兴办的第一座股份制电站,从成立项目部、筹集资金、开发建设到竣工投产,仅1年多时间,创造了汝城水电建设的多项之最。在该电站的带动下,两江口、万年桥、九节带、扶竹洲、禾尚石、神仙坝等一批水电站像雨后春笋般相继建了起来,仅“十一五”期间就新建电站68处10.6075万千瓦,总投资6.8466亿多元,超过了过去50年的办电总和。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投产小水电站157处30.0685万千瓦,水电年均发电量达7.2亿千瓦时,实现产值1.7亿元,创利税4300余万元,是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成为全省小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县,位居中国小水电强县排行榜之五。同时,该县还实现水电技术输出,成功进军赞比亚、印度、蒙古、印尼等国外水电市场,被水利部誉为“全国水电一面旗帜”。
同时,为把小水电迅猛发展的成果反哺给农民,该县围绕“以电代燃”有关政策,完善了《代燃料供电保障协议》、《生态电站并网及借网供电协议》、《小水电代燃料户用电协会章程》等相关制度,把代燃料电价控制在每千瓦时0.36元左右,是全省农村电价最低的县之一。低廉的电价,得到了群众对小水电代燃工程实施的拥护,项目区群众纷纷同镇村签定了封山育林协议,积极落实退耕还林面积。据统计,以电代燃项目实施以来,全县完成退耕还林6.3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94.2万亩,每年可节约薪用木材18万立方米,节约煤炭6480吨,全县活立木蓄积量由十一五前的4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6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也从69.5%提高到目前的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