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创新新农合监管模式
新农合基金监管,管理手段是关键。汝城县从五个方面创新管理手段,切实提升了监管水平。
一是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比率。与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协商、衔接,签订即时结报服务协议,全面扩大即时结报网点。目前,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网点覆盖率超过了90%,在即时结报网点就诊的参合患者即时结报率超过了85%,极大的简化了群众办事程序,提升了办事效率。
二是对外出就医参合患者补助实行网上银行直补。为方便群众和保证资金安全,该县对未实现即时结报的外出就医患者的医疗补助实行网上银行直补,将补助资金直接转入农户提供的存折帐号,经办人员不开支票,无现金过手,确保了基金的封闭、安全运作。
三是实行过错责任追究的办法。审核稽查人员对自己经办的审核稽查业务承担责任,凡因审核不严,出现新农合基金损失的,由经办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追回,不能按期追回的,按损失经额给予经办人员1%至10%的经济处罚;凡因稽查工作不到位,导致医院出现违规行为的,根据医院违规行为情节,每次对审核稽查人员处200到1000元的罚款。
四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近两年,该县投入20多万元,更新了部分信息管理设备和对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目前,对已做农合接口的医院,监管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同步监管,住院人数、费用明细、补助金额、控制指标等信息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对违规对象随时锁定目标加以控制。
五是实行回访制度。经常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参合对象或享受补助的农户家中进行走访,了解参合对象参加新农合的思想状况及对新农合政策、办事程序的知晓程度;县乡审核员、定点医院工作人员、乡村干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享受补助能否及时到位等情况。近三年,共走访农户万多人次,采集到了大量的工作信息,为新农合政策调整和基金监管提供了有效地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