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严把四“关” 绿化攻坚绩效显著
近日,2013年来,资兴市重点规划实施了城市绿化、荒山荒地迹地更新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村镇绿化等5大板块的9项绿化工程。共完成各类绿化投资3.6亿元,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上级核定的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目标,市中心城区和矿区复绿工程等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近日获湖南省财政厅审核通过。
一、严把规划设计关。一方面,该市对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目标,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城乡绿化攻坚的9大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5大精品工程和郴州市3项重点造林工程进行了专题规划,编制了易于操作、便于督查的作业设计书。同时,聘请专业公司和专家学者完成了东江湾沿江风光带、江北工业园区、小东江沿线、郴州大道资兴段、S322线等重要区域和路段的绿化建设与提质规划。另一方面,在全市性的重大规划中,绿化都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江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暨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东江双溪洞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规划》等规划中,都把城乡绿化作为长远建设和生态旅游的重点与特色进行了规划。
二、严把造林技术关。该市所有造林小班都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规划设计,编制的造林规划作业设计经牵头单位初审后,还要报市创森办、绿化攻坚办和相关市领导审核。进一步加大了种苗执法监管力度,造林用苗必须达到合格等级才能上山栽植,从源头上确保造林质量。施工作业由专业队伍组织实施,牵头单位进行监管,市创森办、绿化攻坚办对有造林绿化任务的每条路段、每个项目、每片荒山进行实地查看和严格检查,随时掌握新栽苗木的成活情况、养护情况,适时开展补栽、补植和补造工作,确保了各个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三、严把栽植管护关。为确保苗木成活率、保存率,提高造林绿化质量,该市制定了整地、打穴、施肥、栽植、管护等造林技术规程,对树种选择、栽植技术、管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同时还下发了栽植技术要点及多个管护通知和督办函。由于2013年夏季逢63天大旱,该市加大了抗旱保苗工作力度,要求全力抓好栽植管护工作,在S322线、S213线,以及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每天都安排了几台洒水车不间断巡回喷洒,对新栽的美国红枫、红叶石兰球等苗木全部打好了遮阳棚。通过多种措施,将每棵树的管护责任都落实到了具体单位和人员,确保苗木种得活、留得住、能成林。
四、严把资金管理关。该市出台《关于印发资兴市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将列入年度预算的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从国库直拨到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专户,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对使用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的项目,先由各单位申报项目资金数额和绩效目标,经市政府主管领导同意后,报市财政局汇总。市财政局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局对各单位申报的项目和资金进行初审后报市政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纳入当年财政预算草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的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各单位申请使用资金时,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按项目完工进度从专户拨付项目资金。如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的,同时按照《资兴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资政办发[2009]49号文件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审核,并按工程进度拨付;待项目建设完工,经验收后按工程总造价的70%支付项目建设工程款,然后经市投资评审中心评审或审计部门对竣工结算进行审计确认后,才办理竣工验收,拨付并清算剩余工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