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强化公共卫生经费保障体系建设
2014年,汝城县紧扣深化医改主线,强化经费保障,狠抓新农合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完善新农合经费保障机制。巩固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全县参合农民人数为35.04万人,参合率达到98.16%,参合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008人。年内按政策筹集农合资金13317.60万元。住院补助比例不断提高,省级住院补助比例为60%,市级为65%,县级为80%,乡级住院费用700元以内除自付门槛费外全免;住院补助封顶线提高到12万元。加大了重大疾病救治力度,年内,重大疾病救治2088人,总补助1088万元;实施了大病保险制度,共有674人享受大病保险,补助支出268.09万元;逐步实施了五保、低保、独生子女和纯二女户享受额外补助等优惠政策;全县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率达65%,统筹地区住院实际补偿率达78.1%,门诊补偿率达45%。
二是严防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投入6800万元,强化疾病防控工作。按“六个(认识、责任、人员、工作、经费、督查到位)到位”的工作要求,做好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成功处置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加强了法定传染病管理,落实了霍乱、人感染H1N1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防控,全年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全面落实了免疫规划工作,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监测学生5013人次,圆满完成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检工作,体检高中新生1802人次。进一步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 97.96 %,托幼机构卫生评估 120所,管理率达到100﹪。
三是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安排城乡医疗卫生经费,抓好了县、乡、村卫生项目建设与医疗卫生设备设施配备。投资9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改扩建项目竣工,是目前汝城传染病疫情检测、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食品安全风险检测设备配置最全、检测能力最强的实验室,标志着汝城公共卫生检测能力及重大传染病预测预警能力跨越上更高的平台。投入100万元,完善县级了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大力开展了卫生业务信息化综合应用,实现了全县卫生信息化互联互通。同时,大力实施卫生惠民措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省市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救治救助26个贫困精神病患者任务,救治救助标准不低于5000元/人。全面推进了儿童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新农合保障工作,按政策规定报销比例达到了80%。为半岁至2岁农村婴幼儿提供营养包,发放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包53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