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扎实做好2015年乡镇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2015年,永兴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认真落实上级乡镇财政预算标准化工作要求,推动乡镇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编制原则更加完善。坚持综合预算、科学精细原则。乡镇部门的各项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按照“基础数据精细化、基本支出标准化、项目编制科学化、监督监管透明化”的目标,有效推进乡镇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坚持优化结构、保障重点原则。严格按照保工资、保正常运转、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序安排支出。有负债的部门每年计划偿还债务不得少于总负债的10%,有条件的乡镇要支持困难村消化债务。坚持厉行节约,收支平衡原则。除法定支出和政策性支出按规定标准审核安排外,坚决从严从紧安排其他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量财办事,不列赤字。
二是编制程序更加细化。对“两上两下”编制流程作出具体操作布置和时间安排,力争全县各乡镇部门预算编制“齐头并进”。注重政策梳理、基础数据清理、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整理等基础工作,确保预算数据编制有政策依据,数据变动有资料依据。
三是编制范围更加明确。乡镇部门取得的收入全部编入预算,包括财政拨款收入、非税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切实推进全口径预算编制。其中乡镇部门征收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县级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管理,按收费项目进行细化,按收入类别逐项测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乡镇部门非税收入计划数按前两年平均数并考虑相关增减因素核定。基本支出按照“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的要求编制。编内人员经费由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编外人员经费在非税收入和其他资金中安排。工资福利支出按政策标准安排。公用经费按定额控制。项目支出视财力可能进行分配编制,一要提供申报依据,包括可行性报告和立项批复等;二要提供到项级的菜单式项目支出预算,包括细化到品名、规格的支出项目,细化到单价的预算金额、细化到资金来源具体渠道的资金结构和明确的绩效目标。实行项目支出动态管理,每年对项目库进行清理,编制项目预算执行进度。实行项目绩效管理,项目支出必须编制绩效目标,定性定量设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增强操作性。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制,在媒体公示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项目资金公开透明,切实提高使用效益。乡镇部门凡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目录以内或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均应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采购预算详细填列项目名称、类型、标准、数量、单价等内容,并对采购依据详尽说明。无政府采购预算不得进行政府采购,不得拨付采购资金。
四是编制要求更加严格。一是细化预算支出。及时更新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按照“明晰类档划分,缩小类档差距、公平预算分配、逐步提高标准”的原则完善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标准体系,努力实现资源公平配置。项目支出细化到具体的经济内容。二是统筹使用结余资金。对单位的新增项目,首先动用厉年结余资金。延续项目有结转资金的,要根据结转资金和项目年度资金需求情况,统筹安排财政预算。三是坚持勤俭节约办事。继续实行预算编制“四个零增长”,严控“三公”经费。单位支出必须以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严格控制预算追加,确保年度财政收支平衡。四是大力推进行项目支出绩效预算。强化项目库建设,提升项目编报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各乡镇财政所(分局)对乡村两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要选择1-2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与人大批准的部门预算同期下达。建立与项目支出相互匹配的考核批准体系,开展事中评定工作,强化支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