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创新机制破解“两房两棚”难题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5年10月30日 09:13 【字体:

  近年来,宜章县把抓好“两房两棚”建设和管理,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机制创新,着力破解融资、建设、管理三大难题,取得明显成效,其经验和做法得到各级各界高度肯定,被各级媒体誉为“宜章模式”。

  一、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哪里来”的难题

  宜章县是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县、山区农业县,财政实力有限。为保障“两房两棚”建设,该县除了每年从紧张的财政中挤出专项资金配套,全力支持建设外,还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方法,千方百计破解资金瓶颈。一是整合涉房资金。把向上争项目、争资金作为支持“两房两棚”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将公租房、棚改房、危改房、安置房等涉城、涉房建设资金整合捆绑使用,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了刀刃上,此举不仅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而且大大节约了公共利益项目建设的投入成本,收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良好成效。近两年,全县共争取相关项目34个,投入资金4.34亿元。二是推行“共建代理”。为克服工程量大、人员紧张、资金配套难等难题,积极推行了“整合资源共建,招商代理实施,产权租售并举”的“共建代理”模式,即政府以市场价供地,统一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垫资建设,并按总投资总份额确定产权。近两年,全县共实施“两房两棚”项目9个,开发商前期垫资达1.98亿元,此举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压力。三是创新融资平台。采取跑项争资、土地抵押贷款、BOT等融资方式,进一步完善国土管理和征拆方式,做大做强县城投中心等融资平台。目前,该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已达11余亿元,其中涉及到“两棚两改”资金就达约2亿元,走出了一条以“两棚两改”建设为基石,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

  二、创新推进机制,解决“项目怎么建”的难题

  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好作风建设年”活动等为契机,又好又快地推进“两房两棚”项目建设。近两年,筹建“两房两棚”6064套(户),极大地提高了全县住房保障能力。一是统一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县领导兼任,设立了公租房建设组、城市棚改组、工矿棚改组、林业棚改组、煤矿棚改组等工作组,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领导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增强了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硬化措施,统一推进。按照“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安置、统一管理)建设目标,“三个三”(即:落实工作职责、任务、措施等“三项”工作制度;落实上资金、上人员、上设备等“三上”工作手段;落实每天实行定进度、定措施、定验收等“三定”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在玉溪镇马耳冲整体规划2000亩土地,作为宜章县广厦安居新城区用地,切实解决了每年度“两房两棚”项目建设征地难的问题。同时,县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的绿色通道。在办理相关手续时,简化办事程序,减少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好事快办,特事特办。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县政府与各部门签订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及“一把手负总责”制,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细分到了责任单位。同时,把“两房两棚”项目列入“民生大爱活动”,纳入全县年终综合绩效考核,并明确奖惩办法。为保障建设质量,宜章县创新监控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开展网络直报、网络监管等工作,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监管和核查力度。

  三、强化后续管理,解决“住房如何管”的难题

  为了把民生工程真正办成民心工程,把有限的保障性住房提供给真正的“两困”家庭,宜章县积极改革创新,严格审查审核,探索创新物管和退出机制,确保房屋分配公开公平公正。一是“五审四公示”让“两困”家庭住得进。即申请对象先提出书面申请,社区(居委会)受理后,对其资格调查核实并进行民主评议,对初审结果进行第一次公示;乡(镇)政府审查;民政部门复审、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并将审核结果进行公示;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审核、审批住房分配方案并公示;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并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进行公示。层层过关后,才能实施住房配租。期间若有一关受阻,便终止申请。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运作,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挡在了保障房门外,筑牢了公平分配的“生命线”。二是“一户一档”让管理人员理得清。建立住房保障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对保障性住房管理实行“一户一档”的动态化和信息化管理跟踪管理模式,通过完善保障性住房房源信息数据库、保障家庭基础信息数据库等住房保障信息,形成了住房保障、民政、公安、税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结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核实情况,在网上予以确认,做到了管理人员“足不出户”管理保障性住房。与此同时,对实物配租保障对象期满1年的,全面进行年度复审,规范年检指标、内容,年检情况定期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保障满5年还需要继续保障的,由社区(居委会)重新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进一步核准入住条件;保障满10年的,一般作退出处理,需重新进行申请审核登记。三是“两锁三控”让非保对象退得出。“两锁”是在保障性住房的普通防盗门上,统一加装智能电子管理锁,住户拥有电子门锁和普通钥匙,电子门锁设定租期,期限一到,住户要到房管部门进行续期,如不再符合保障条件,房管部门对电子门锁停止授权开锁,电子门锁将自动失效,以此控制住户入住。“三控”是利用经济、行政、法律三种手段进行调控。经济调控,即通过实行租金调节系数和“三房合一明补机制”,在收缴廉租房、公租房、直管公房等保障房租金时,根据基准租金和房屋租金调节系数计算租金价格,县财政在此基础上,根据住户生活贫困程度不同,给予相应补贴。住户一旦不符合保障条件,实缴的租金就会达到、甚至高于市场价。通过实行租金差异化管理,拉开租金标准,让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住户钻不到政策空子;行政调控,即由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的工作清查组,定期对保障性住房开展“两清两查”工作,清查出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住户并及时进行处理;法律调控,即在承租保障性住房时就约定:住房保障部门作出责令住户退出保障性住房的行政决定后,住户在规定期限内既不复议又不起诉的,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而杜绝了“小事不便诉,不受诉”的被动现象。近两年,宜章县共查处97户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承租户,按规定停发了住房租赁补贴,及时清退不再符合实物配租条件的承租户,并重新安排人员入住,有效破解了福利固化难题。


宜章县:创新机制破解“两房两棚”难题

997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