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2016年财政工作念好“十二字诀”
2016年,桂阳县突出念好“强征管、活财源、优结构、促改革”十二字诀促进财政工作科学转型跨越发展。
一、做大做实“强征管”。一是强化征管职责和税源监控。明确财税各征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征管责任;建立健全综合治税平台,完善部门配合、信息共享、联合管控长效机制。摸清全县税源底子,加大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监控,积极开展税收稽查,做到以查促收、应收尽收。二是强抓政策落实。采取重点项目工程税收城投公司代扣举措,抓好建筑耗材增值税和工业园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征收;强力推进房地产企业、单位集资和团购房、小产权房等税收征管;大力加强乡镇级耕地占用税、家具厂、陶瓷厂、小水电等税收及县行政事业单位税收征收入库。三是抓好非税收入征管。按照财力与事权匹配和方便征缴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征收、返还和激励机制;加强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和矿产品税费统征;大力盘活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二、深植厚培“活财源”。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放大财政资金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一园两区”大发展。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快在“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产业转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建立PPP投融资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活水”。二是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千亿产业”,集中力量支持“有色金属科技园”发展壮大。全力落实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四年行动计划”,制定财政配套扶持机制,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市场调节作用。全面推进营改增、资源税从价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段分级定额标准调整、税务部门代收社保基金等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推行“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更大限度地给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四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物流园,做优做强“农村淘宝”和“陶瓷产业”,加快发展以“文化游、乡村游、工矿游”为代表的现代旅游业,巩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全力扶持中药材和生物医药产业,提高新兴产业税收贡献率。五是创新财源培植机制。建立完善财源建设考核、奖励、投入、扶持等工作机制,主动挤出水分,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三、有保有压“优结构”。一是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加快改革进度和资金配套,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养老就业保障水平;按照“以事定钱”、“钱随事走”的原则,根据可用财力情况安排重点支出,确保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支出和“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二是突出抓好存量资金盘活。收回统筹安排使用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把沉淀的资金调整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的“刀刃”上。健全国库“以存促贷、奖贷挂钩”的竞争性存款机制,加大财政往来资金的清理力度。三是加快城乡统筹。大力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和统筹城乡示范建设,足额安排新农村“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大力发展庄园经济、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实现万人脱贫目标。四是严控行政支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市委“九项规定”,推进厉行节约工作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公用经费和到单位项目支出继续压减10%。
四、步稳蹄急“促改革”。一是开展预算体制改革。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统筹协调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探索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构建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面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加大专项资金、民生支出、政府采购、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绩效信息、财税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力度。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进教育系统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提高公务卡消费金额占授权支付的比例。三是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乡、村两级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完善“村账乡代理”模式,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创新;加大村级经费保障力度,深化国有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加强乡村两级财政资金监管。四是积极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限额控制新增债务;发行企业债、私募债和和政府置换债券,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及债务化解工作机制。五是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资金尤其是重大民生资金的监管,强化审计财政监督。提高资金管理绩效,实行财政资金全程监管、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逐步将绩效评价覆盖全县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有效防范各类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六是按照部署,扎实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范围。
(来源:桂阳县财政局 陈五忠 陈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