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四举措推进预算管理工作
一是抓紧“钱袋子”,完善预算编制管理。按照全口径预算的要求,综合编制收支预算。将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合理确定“四本预算”的功能定位,有效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改进部门预算系统,部门预算启用新网络版操作系统,减化参数下达、数据报送、预算批复等操作流程,实现预算编制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数据有效对接,提高了部门预算编制效率。同时,全面细化预算编制,按照新预算法要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全部编列到项;基本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全部编列到项。
二是探索“新路子”,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研究出台了《郴州市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改版预决算公开专栏,首次在市政府、市财政和市直单门户网同步公开所有单位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做到了公开时间集中及时、公开范围全部覆盖、公开形式规范创新、公开体系详细透明。在清华大学《2016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中,郴州市以70.62分位居全国第二十一、全省第一(系湖南省唯一进入前50名的市州)。
三是筑牢“铁笼子”,严控财政支出管理。出台《进一步加快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的通知》,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切实压缩结转结余资金。出台关于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实施意见,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重点解决财政资金“睡大觉”“慢慢游”“碎片化”等问题。目前,市本级收回存量资金4.1亿元,其中已形成实际支出1.78亿元。同时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支出,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民生保障项目和标准,不断提高民生支出比重。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三农、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支出249.9亿元,增长21.4%。
四是牵住“牛鼻子”,稳步推进财税改革。出台《郴州市深化财税体制和预算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出了“3+6+X”的财税体制改革方案,从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金管理、债务管理、财政体制等六个方面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共包括27项具体内容。并整合专项资金,2016年市本级部门预算专项资金,在2015年整合减少24项的基础上,再次整合减少95项,其中取消到期专项资金17项,压减不适宜与效益不高专项资金3项,合并资金用途和扶持对象相近的专项资金75项,专项资金集中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