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预算绩效管理实现信息化
郴州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经多个预算单位运行测试后,已于编制2017年度部门预算时正式启用。该系统以金财工程为基础,研发绩效评价分析系统,整合绩效目标管理库、绩效评价指标库、绩效评价报告库、中介机构库、专家智库等资源,建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基础数据库,并与预算编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财政监督系统等“六位一体”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一是实现了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将横向覆盖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支出等各类财政支出、纵向覆盖事前绩效目标、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等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化流程管理、自动化监测与评分、即时信息发布与处理,实现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预算部门和外部中介机构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通过制度加科技,郴州市预算绩效管理彻底告别了碎片化管理,真正实现了系统科学化管理。过去各预算单位要来回跑、多次跑,启动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以后,预算绩效目标编报时间由原来的15天左右压缩到现在的3天左右,极大地提高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效率。
二是实现了流程制度的标准化。将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内容、各管理环节、各工作步骤通过模块化设计,充分整合政策法规库、评价指标库、中介机构库、专家智库等基础信息资料,便于各管理主体流程化操作、规范化操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是实现了绩效导向的硬性化。《预算法》、财政部及省财政厅有关政策制度对编报部门预算必须同时编报绩效目标及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实现全覆盖等作出了相应规定,但过去手工管理模式因种种原因这些相关规定都难以有效执行,启动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以后,通过技术手段,这些相关规定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真正实现了绩效导向的硬性化。
四是实现了绩效监控的实时化。将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管理全过程,通过绩效监控预警系统,实时采集预算绩效管理监控信息,定期向管理机构提交绩效监控预警情况,管理机构据此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确保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效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