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积极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
为加快建立财政监督与预算编制和执行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新机制,2017年永兴县财政局将以内控制度建设为抓手,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积极稳妥推进财政监督转型,不断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大监督”格局,努力确保财政资金和干部“两个安全”。
一是加大收入监管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加强对纳税大户执行税收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重点加强国土收益等非税收入监管,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紧扣财政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高度关注各类民生资金,加大对教育、科技、卫生、社保、环保和产业发展等政府公共投资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资金运行安全高效,促进国家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将“小金库”治理纳入财政日常监督,开展节假日“三公”经费专项治理。
三是整顿会计秩序,规范会计行为。紧紧围绕“遏制会计造假,规范会计秩序,服务宏观管理,维护公众利益”的目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日常监控、重点检查,严格处理处罚,切实规范会计行为,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四是加强财政绩效监督。完善绩效监督指标体系、组织方式和操作流程,选择资金规模大、影响程度高、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开展重点绩效监督。
五是强化财政内部监督。全面推进财政内控建设,重点防范财政政策制定、预算编制执行等财政核心业务风险,保障财税体制改革任务顺利完成。创新内部监督检查方式,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嵌入业务流程的内部监督机制,将内部监督职责嵌入预算管理各环节,对财政业务运行流程进行持续监督、评价和优化,落实内部监督检查整改要求,提升内部监督检查成效。建立内部监督成果运用机制,将内部监督成果与年度考核、干部提拔任用、预算安排等紧密衔接,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对财政改革的保障促进作用。
六是注重部门联合监督。与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和税务、审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注重信息共享,加强合作交流,配合有关部门查处财经违法违纪行为,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不断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