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财政:强化帮扶措施 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实效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永兴县财政局在推动驻村帮扶中坚持把推动农民增收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目的,准确把握“精准”深刻含义,积极探索实施以产业、教育、基础设施、社保、推荐就业等为主的“六个到村到户”扶贫措施,推动扶贫资源由“普惠分配”向“精准配置”转变,扶贫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模式由偏重“输血”向“造血”转变,扶贫成效由注重“人均”向强调“人人”转变,驻村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落实帮扶责任。严格按照结对帮扶工作责任抓好落实,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选派了3名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驻村帮扶。对联系村做到“一户一措施,一户一目标,一户一干部”,对结对帮扶人员明确提出“三到、四送、五有”要求,确保了结对帮扶责任人按月到村入户实施帮扶工作。
二是强化帮扶措施。积极推进产业发展。通过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扶持种养大户,引导贫困户走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之路。引导经济能人和湖南农大教授联合投资100万元,种植雷笋500亩,生产后预计将实现产值5000万元,年利润150万元,带动贫困户30户以上脱贫。投入26万元,通过鼓励贫困户采取资金或劳动力入股的形式种植药材、莲藕,预计将分别实现增收4000元/亩和3000元/亩。帮助11户贫困户开展自主创业贷款,贷款金额53万元。积极动员没有能力自主创业的贫困户与扶贫经济组织县银都集团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通过评级授信获得小额贷款。共为22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贷款5万元共110万元投入县银都集团,年底每户分红5000元。为11户贫困户争取贷款53万元,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创业。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筹资110余万元,修建2条2.9公里通组公路;筹集50余万元建设饮水安全工程,解决800余人饮水安全问题;对26户农户实行统一建房;启动村级卫生室建设,方便村民就近就医;启动小农水项目建设,修建水塘五口、水渠2000多米,解决农田水利灌溉问题。此外,村里还投入9万元建设了光伏发电站,预计建成后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6-7万元。启动了村部及村级卫生室和水果集散交易市场建设工作,为当地水果外销搭建平台。
通过帮扶,联系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贫困面貌大为改观,确保了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14年竹溪村脱贫7户25人,2015年脱贫8户29人,2016年脱贫30户1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