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财政:优先配置教育资源 建设教育强县
近日,汝城县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强县”荣誉称号。近年来,该县财政立足“建设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理念,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建机制、增投入、抓项目、强管理,优先配置教育资源,有效促进了全县教育布局调整更趋合理、教育环境日益优化、教育公平稳步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大力推进校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15年以来,全县投入2.2亿元,新建县二完小等4所学校;投入3.94亿元,完成“合格学校建设”“全面改薄”工程、县一完小和县七中提质扩容、16所乡镇学校和68所村级小学改扩建,新建、维修学生宿舍面积33588㎡、学生食堂面积29251㎡,新建厕所25个,新建、维修教学楼面积93737㎡,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5055个,提前实现消除超大班额的目标,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太空、城区学校太挤的问题。该县热水镇学校、文明瑶族乡学校、玉潭学校等教育项目顺利推进,建成后添加了义务教育阶段学位4912个,基本解决大班额问题。
二是校园安全监控全覆盖。近三年来,该县分别投入资金145万元、160万元、162万元用于专职校园安保的人头工资、服装、安防器械等,2018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30万元安保经费预算;2014年、2017年县委议教会上两次研究了提高校园安保人员待遇、加强校园安防的议题,为选好配强校园安保队伍提供了强力保障。目前,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中心幼儿园按要求配备了校园专职安保、安防器械、一键式报警器装置和消防设施,有效抑制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近三年,县、乡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420万元用于全县校园“三防”建设,实现校园安全监控全覆盖,为教育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环境。
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不断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成果。2015年以来,县财政投入资金1115万元,添置学生床位9526个、学生课桌椅30500套,解决35所学校饮用水及改电增容工程;投入3415.24万元,新建教师周转宿舍749套;投入1580.64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添置图书67.74万册,购置图书设备9843件(套),在全省率先实现图书管理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投入2954多万元,实施“三通共建共享”工程,乡镇以上学校全部实现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所有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及教学点均建成多媒体教室,部分学校建有电子备课室、录播室。2015年以来,全县新建专递课堂学校13所,新增计算机4333台,新增或改建计算机教室18间,新增或改建多媒体教室941间,投入1960万元,新建改建实验室、功能室127间,配齐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有效缩小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间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极大改善了教学生活条件,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有了坚实的物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