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创建“四好农村路” 打通“最后一公里”
“十三五”期间,北湖区以创建国、省“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按照“保基本、强服务、惠民生、促发展”的总体方针和“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公路的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发展质量、管养和服务水平,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快速度推进、新机制管养、一体化运营,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成为引领北湖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提升广大老百姓出行品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领导重视,资金保障有力。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成立了区“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以区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2017年以来,区财政每年预算3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水泥路建设、安保工程、水毁修复、县乡村管养、城乡客运改造等。累计交通投资4.62亿元,有力保证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二、多措并举,严实抓好建设。积极按照北湖区十三五交通建设规划推进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56.2公里,其中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82.37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农村客运公交运营路)173.9公里、危桥改造完成6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165公里。绿化农村公路里程648.32公里,亮化里程663公里,全面清理辖区内的非公路标志380块和路面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179处。
三、创新机制,抓养护促运营。一是制定出台了《北湖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实行“区为主体、分级负责、管养分离、市区考核、以奖代补”的养护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区财政为主的养护资金保障体制,区配套养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确保养护基本需求。按照“服务外包、分级承养”的养护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进程。二是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总体思路,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十三五期间建成客运站点13个,招呼站426个,通村客运线路36条、城市公交线路19条,旅游线路8条,投放新能源客运车辆229辆,建制村通客班车或公交车比例达到100%,搭建起了“区有客运站、镇有客运点、村有候车亭”的便民乘车系统,彻底解决了我区农村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带动农村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和农民稳步增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