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财政: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推进耕地保护开发
郴州市财政局积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大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力度,2012年以来,共投入13.5亿元,全力助推土地开发、复垦、整治,支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共完成新增耕地1.34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5.19万亩,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为促进全市农业健康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加大投入,促进项目开发。一是加大项目投资。积极统筹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资金,专项用于土地整治开垦项目,全面完成土地复垦任务。2012—2018年,市本级共投资县市土地开发项目46个,累计投资金额1.57亿元,完成新增耕地指标1.34万亩。二是加快资金结算。2022年,市本级完成收储耕地指标3890亩,市级财政计划筹措1.12亿元,用于支付各县市承担市本级耕地开发任务。三是加强专项统筹。2022年,市本级预算统筹安排农业发展各类专项资金累计2450万元,着力提升全市粮食、蔬菜和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守牢红线,促进占补平衡。一是用好用足增减挂钩政策。2020—2021年,全市实施增减挂钩项目新增耕地指标4850余亩,缓解建设占用耕地需求增长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足的矛盾,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和保护耕地。二是统筹划转县市耕地指标。2019年,市财财安排资金11262.56万元,适当提高购买单价,统筹划转县市耕地指标2780.01亩,其中,水田815.01亩、旱土1965亩。通过划转县市指标,既增加了县级财政增收,又提升了县市区开垦的积极性。三是购买市外耕地指标。2021年,抓住全省耕地指标交易价格下调契机,市级财政累计支付1.04亿元,外地购买了耕地指标1050亩,其中:水田900亩、旱土150亩。
三、高效保护,构建生态格局。一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积极配合开展全市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全面调度各县(市、区)整改方案编制情况,目前,全市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中,耕地面积282.71万亩,拟保留275.1万亩,郴州市耕地保护一张图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不含即可恢复)313.80万亩,本次实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19.66万亩。二是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部门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事项,严格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要求,促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省厅下达3.29亿元,完成32.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2年,省厅下达5.43亿元,计划完成32.5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各县(市、区)均已完成招投标,并已全面开工建设。三是促进粮食“两稳”工作。2021年,市本级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200万元用于奖励粮食生产,各县(市、区)整合近1亿元支持粮食生产,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据统计,全市储备救灾备荒水稻种子43万公斤,保障了用种安全。各县(市、区)排查耕地抛荒面积共18.70万亩,已复耕14.09万亩,复种13.7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