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坚持过紧日子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永兴县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始终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持续严控“三公”经费,将有限财力重点保障“三保”支出,大幅压减部门业务工作经费和运行维护经费,合理确定整合后的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进一步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建设。
一、从严从紧安排预算。厉行勤俭节约,集中财力办大事、好事、实事,严格落实中央“六保”工作任务,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每月初根据当月可调度资金,确定当月资金调度计划,确保库款保障系数始终维持0.3-0.8的合理区间,保障财政平稳高效运行。牢牢守住“三保”底线。兜牢“三保”预算底线,从源头上保障“三保”支出足额列入预算。全县2022年“三保”支出预算需求21.85亿元,预算安排25.15亿元。严格控制“三公”经费。2022年,安排“三公”经费1836.7万元,比上年实际执行数1941万元减少104.3万元,下降5.37%。
二、全面规范预算管理。一是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规范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推进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衔接机制,规范预算管理。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格遵守“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加快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加快财政资金下达进度;加快部门预算资金拨付使用进度,基本支出均衡拨付,项目支出按合同约定、项目进度等及时拨付,加快形成实际消费和实物工作量;进度偏低的部门按照一定比例扣减下年度预算经费。三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扩围提质。所有部门整体支出和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都要申报绩效目标,所有专项资金都要按支出方向设置绩效目标。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优先保障,绩效一般的督促改进,低效无效的削减取消,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财政资源。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审核未通过的,不予安排预算。四是完善一般性支出信息公开制度。在原“三公”经费公开的基础上,按季度公开一般性支出情况,包括公开会议和培训计划、内容、人数、经费等信息,物管费、维修费、办公设备购置、房屋建筑物购建相关情况等。
三、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注重精准滴灌,严格执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严防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和中长期财政支出责任,取消标准过高、承诺过多的支出或政策性挂钩支出,集中财力支持产业园区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繁荣。全力保障中央、省、市、县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和重点民生实事的资金需求。保持财政投入和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重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加大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民生投入力度。
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永兴县加快项目实施,强化预算执行,进一步减少财政资金趴账。一是完善跨年度项目预算安排方式,实行“分年安排、滚动管理”,避免资金沉淀。进一步扩大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收回范围,将部门基本支出、“三公”经费、部门结转一年以上县级资金、结转两年以上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一律收回县财政,统筹用于基本民生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多方筹措各类资金,打破部门壁垒,将原部门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全县性质相同、使用方向一致、需紧急实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