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财政: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聚焦乡村振兴衔接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2年11月02日 19:08 【字体:

财政部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职能部门。近年来,临武县财政局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财政本质,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聚焦工作举措创新,强化资金保障力度,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保驾护航。截至10月底,临武财政总共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375万元,现已全部下达指标到县乡村振兴局,其中县财政本级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665万元。

一、定方向聚焦资金投放政策

临武财政通过强化政策研究,用活用好用实政策,优先安排产业项目和补短板项目资金,重点保障省级重点帮扶村和示范村发展。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抓紧形成精准有效投资。基于县情,锚定方向,规范运作,研究出台了《临武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临武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办法》《临武县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组织配合了相关行业部门的实地核查工作,对临武县乡村振兴拟安排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全面掌握了项目工程量、项目资金概算、项目受益、项目推进情况等重要信息;根据核查调研情况,会商拟定了资金分配方案,并呈报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决策审定,分批次下达项目资金实施计划,明确财政衔接资金的投放方向。2022年统筹安排中央衔接资金,重点用于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脱贫户村级公益性岗位补助、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含监测户)雨露计划实施、已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小额信贷贴息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

二、严把关聚焦项目资金管理

临武财政在安排中央财政资金项目时,严格按照各级关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把准入关、支出关、监督关,精心筛选乡村振兴资金项目库中涉及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在项目资金支持上,更大力度向重点帮扶村、示范村倾斜,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稳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逐步规范支持的重点内容、关键环节和扶持方式;在项目资金支出上,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的资金需求,重点支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脱贫户用于发展生产增收、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产业项目支出,并完善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充分受益;在项目实施建设上,临武财政精心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全程参与跟踪项目推进,通过及时下达项目资金,督促组织项目施工,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临武财政还强化乡村振兴资金管理,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监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项目持续监督,对项目实施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严把项目实施质量关,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惠民生聚焦资金去向安排

临武财政聚焦资金去向安排,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坚持把“三农”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通过持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积极对接上级资金支持和融通社会资本,把有限的财政衔接资金用在无限解决民生问题的“刀刃”上,收到了“吹糠见米”“刀下见菜”“立竿见影”的效应。结合临武县情和衔接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从中央资金安排方向看,安排到县乡村振兴局直接监管实施的资金,为雨露计划、公益性岗位资金拨付、小额信贷贴息资金拨付、稳岗就业的实施“畅通通道”;安排到行业部门的资金,为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后续产业扶持、国有林场提质改造项目“插上翅膀”;安排到乡镇的各项农村产业基础建设资金,为农田灌溉水渠修缮及修建、农村产业机耕道、村内巷道硬化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项目“保驾护航”。

四、促发展聚焦资金投放效应

临武财政聚焦资金投放效应,强化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资金运行。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下达衔接资金指标,严格资金审核审批程序。强化绩效管理,将衔接资金纳入绩效管理,并贯穿项目资金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全过程。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完善项目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建立涉农资金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绩效目标监控、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挂钩,确保衔接资金发挥应有效益。在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监测户直接受益上,发放公益性岗位资金补贴802人,为监测户人均增收4800元;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子女发放“雨露计划”补贴人数2312人。在小额信贷贴息项目资金安排发放中,有1069户脱贫户、监测户受益,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谋求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户均贷款增收3000元,群众满意度达97%以上。持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改善的投入,完成修缮或修建农田灌溉水渠5918米、农村产业机耕道及产业路11088米,完成建设村内排污6600米,村内巷道硬化及入村道路硬化2459米、安全饮水建设5240米及水池13处,发展光伏项目3个,年增加发电量126.5千瓦,带动村集体增收约12万元。


临武财政: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聚焦乡村振兴衔接

2911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