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财政:突出“三严格 强化财政资金评审
2022年,北湖区财政局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牢固树立“评审就是服务”的意识,从评审范围、评审程序、评审机制等三个方面着手,完成预算项目评审129个,审减金额27826.13万元,审减率14.3%;结算项目评审123个,审减金额678.81万元,审减率15.87%。为强化财政资金监管评审把关,促进了财政评审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严格厘清评审范围,实现全程监管。按照财政部《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以及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的规定,该局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厘清工作边界,明确由区财政局对新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一般性项目资料进行绩效评审,并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对新出台重大政策及项目实施绩效评审,将绩效评审贯穿项目库及预算编制、调整、执行等预算管理各环节,将绩效评审关口前移,对全区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管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涉及财政投资的各个领域,严格控制项目投资预算,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二是严格规范评审程序,确保执行实效。该局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严格执行评审工作流程,强化程序化管理。在内部管理上,制订并进一步完善投资评审操作流程、评审程序、评审质量控制与评审风险管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与聘用人员管理制度、工作底稿与档案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及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工作制度,把廉政建设与日常业务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用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约束评审人员,规范投资评审工作人员行为;以制度规范工作,提高评审工作质量。结合预算管理改革重点任务、年度绩效评审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综合考虑支出标准建设等需求,明确由相关业务股室共同组成评估工作组组织实施,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重点关注立项必要性、经济性、财政承受能力和风险等因素,对项目进行充分评估论证,以确保评审结果有效执行。
三是严格评审机制导向,强化结果运用。完善和加强内审专家机制,拓宽专家来源渠道,择优选取各行业领域专家,改进专家参与评审评价的流程,努力提高财政评审工作的权威性。优化协审机构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中介机构管理办法》使用中介机构,改进了中介机构参与评审的工作机制,加强了对协审机构的指导、监管、工作考核和付费管理,提升协审机构执业能力和行业自律水平。同时,加强学习交流。近年来,该局组织评审工作人员先后赴衡阳市、衡阳县、宜章县、临武县、嘉禾县、苏仙区等多地考察学习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并与各县、市、区就评审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根据绩效评审意见科学核定项目支出内容和规模,大力削减无效低效和不必要支出。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设立、项目入库、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绩效评审未通过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安排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