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财政:落实“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奋力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为积极落实省财政厅“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决策部署,资兴财政谋篇布局,狠抓《资兴市财政局“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以“五个提升”为立足点,24条具体任务为目标,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从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提升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提升财税改革效果、提升财会监督效力、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五个方面入手,强化财政“大绩效”管理理念,奋力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
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紧紧围绕《资兴市实施财源建设十大攻坚行动方案》,出台《服务打好“发展六仗”若干财政政策措施》实施意见、出台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若干政策措施。持续加强债务管理,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建立健全新设立的重大财政政策及500万元以上新增支出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建立重大财政政策“后评估”机制,在政策实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开展中期评估和到期评价,根据评价(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从事前、事中、事后财政管理各领域、全过程提升政策效能。
提升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一是强化预算编制源头管控。前移项目绩效预算管理,局长审批严格把关一个指标一个绩效目标,无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差的项目不审批。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库,落实“先有项目,后有预算”的制度,督促、指导各部门提前谋划项目储备,动态调整、滚动实施。二是制定完善各类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2022年,市政府印发《资兴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大专项资金必须“一个专项一个管理办法”。2023年,出台《资兴市市级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资兴市政府债务项目绩效管理办法》,重点制定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改善高中、中职办学条件、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等教育专项资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文化事业发展、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人才发展、妇女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工作、市场监督管理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完善。三是扩大重点绩效评价范围。建立以财政绩效管理股牵头,联动协同“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资金管理股室+委托第三方”“1+3”模式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稳步推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截止2023年6月7日,已筛选“四本预算”部分重点项目、重大专项、重点部门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4月18日,委托湖南华鑫会计师事务所开展2022年政府购买商业人身保险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目前正处于报告征求意见中。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坚决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工作考核挂钩,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长效机制。四是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截止2023年6月7日,已草拟《资兴市政府债务项目绩效管理办法》,规范提高债券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局严格项目审核,优先支持续发、在建和具备开工条件的成熟项目,推动债券资金“早、准、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提升财税改革效果。一是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规范村账乡代理,完善乡镇、经开区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乡镇和经开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规范市级财政管理。持续开展市级财政运行风险评估,建立开源节流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事前审核、执行监控、应急处置等机制,抓实抓细基层“三保”保障工作,切实防范“三保”风险。四是大力盘活存量“三资”。扩大存量和闲置资产清理范围,印发《资兴市财政存量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部门结余的基本支出,结转一年以上的项目支出等财政拨款,以及沉淀闲置、低效无效资金全部收回财政,统筹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同时加强单位往来资金管理,督促单位及时清理往来资金。2023年1-3月已开展二批次财政存量资金及单位往来资金清理认定工作,共清理收回资金8067.56万元。
提升财会监督效力。一是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社保和就业、教育、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基本建设领域的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专项资金,通过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和预算一体化系统线上监控和线下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预算执行专项核查和集中整治。二是开展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重点抽查等财会监督行动。有序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财政“三保”、政府债务违法违规、财政收入虚转空转、违规返还财政收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违法违规、财政暂付款管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等重点问题整治。截止5月31日,已完成惠农补贴资金监督检查三年行动、2020-2021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政策落实情况自查复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检查工作,并建立整改台账,严格销号管理。
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一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将“绩效管理提升年”工作列入局党组党建工作、清廉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一体推进清廉资兴财政建设。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在全市财政系统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演讲比赛。5月6日成功举办市财政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演讲比赛,20名参赛选手展示风采,理论联系实际,在党建理论学习中融入财政业务管理实践,弘扬财政精神,激励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勇毅前行。二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认真按照“1、3、7”的要求(交办的事项1天内研究,能落实的3天之内报结果,3天之内不能落实的,7天内报阶段落实情况)抓好落实。三是加强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全市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做好全市财政系统人事报表统计工作,全面掌握全市财政系统干部队伍整体情况。建立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做好干部选拔任用、流动调配、监督管理等工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大干部培养教育力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财政讲坛,不断提升财政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履职本领和工作绩效。4月3日至6日,市财政局积极组织各乡镇(街道)财政所所长参加省财政厅举办乡镇财政所长第一期培训班,4月份市财政局还组织财政干部参加了两期线上财政讲坛。
健全工作机制。为确保“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的有序开展,市财政局成立了“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领导小组,实施月调度、季通报、年度考核工作推进机制,同时将所有预算部门(单位)纳入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绩效考核范畴,形成股室联动、部门协同、一体推进、“共同答题”的工作格局。并坚决将“绩效管理提升年”工作成效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部门考核、干部评优挂钩。深入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大调研活动,鼓励全市财政系统干部职工撰写理论和实践文稿,分享绩效管理工作经验与探索思考,及时推介绩效管理提升的典型经验及创新做法。截止目前,资兴财政各股室(单位)选送调研课题19篇,在主流媒体上发表工作宣传稿件12篇,正逐步形成财政“大绩效”管理的良好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