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做实“四大”举措 培植锂电产业新财源
临武县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部署、打好服务“发展六仗”工作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锚定“四大定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以“锂”为谋,据“锂”力争,为“锂”服务,与“锂”相约,为“锂”护航,举全县之力,以“锂”直气壮之势,打造“锂电产业之都”。截至目前,临武县已发现的固体矿种有46种,已探明储量22种,是锂矿资源的主要赋存区,氧化锂储量可达500万吨。已成功引进上海安能、大中矿业、科力远、威领股份等4个锂电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024亿元,锂电新能源产业来势喜人,走出了发展锂电产业,厚植财源的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一、以锂为媒,突出精准大招商
临武县围绕资源换产业、资源换市场、资源换财源的发展思路,坚持上游引下游、下游配上游原则,围绕产业链“缺什么、招什么”,精准聚焦锂矿资源全产业链招商。今年,县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6次,考察企业20余家,接待来临企业31批次,其中锂电企业9家,合作意向较强的6家,进入签约程序企业4家,建立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四库”清单企业550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力促优势互补,形成闭环产业链条。在4大企业落地后,通过企业相互入股、长期订货、制定阶梯式价格优惠机制等方式自行平衡经济利益关系,减少政府招商成本,提升产业发展效益。成功签约投资80亿元、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正在洽谈合作的锂电配套企业14家。
二、以链为基,精心布局大产业
临武坚持以资源换产业的发展模式,对锂矿资源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坚持以“上游带下游,下游配上游”、对锂矿资源“吃干榨尽”的原则,构建从“锂矿—材料—电池—终端—回收”五位一体的全产业发展链发展新格局,为打造“电池产业之都”积蓄强劲动能。高标准编制10平方公里的电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由签约头部企业组建联合体,从锂矿资源的采选冶到产品生产的各环节均要有企业配套,确保县域内全产业链完整。同时,严禁涉锂矿山私下转让,根据产业链开发程度、投资强度,由政府配置相应锂矿资源。目前,采选冶炼、正极材料、电池项目和建材项目均有企业落地,产业链、供应链日趋完善。
三、以绿为根,全面统筹大整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出台严禁乱采乱挖盗采盗挖政府令,日常巡检与联动打击同步发力,打非治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出台含锂矿石选矿厂管理办法,加强选矿厂规范管理,推动锂矿资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出台含锂矿山整合方案,加快含锂矿山整合步伐,确保锂矿资源集中到签约目标企业。提高尾砂尾渣综合回收率,对产生的尾渣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尾渣利用率达到80%以上,含锂多金属矿产资源中伴生的有价元素全面综合利用,且单种元素回收率达到60%以上,坚持对锂矿资源“吃干榨尽”。
四、以企为本,做实优化大服务
坚持企业至上服务理念,唱响“一站式”服务品牌,为“锂”护“航”。临武县为4家锂电企业配备驻企服务专员16名,4名企业联络员到县电池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一企一策”服务,建立企业要素保障责任清单,大力推行“容缺审批”。截至目前,4家企业资源配置、项目用地基本保障到位。其中,安能旗胜日选3000吨选矿作业线已完成技改;科力远年选120万吨选矿生产线已运行投产;安能(赣锋)、鞍重碳酸锂项目主体工程全面施工,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项目、年产6GWh固态电池生产项目全面开工。投资6.24亿元收购了原尖峰矿业公司,日选3000吨的选矿作业生产线已投产,日产9000吨的选矿作业生产线快速推进,预计10月投产。临武县氧化锂资源储量在500万吨以上,纯度达0.3%以上,按一年开采20万吨计算,至少可以开采25年,预计每年可增加税收5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