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助力“两山”实践 推动绿色发展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4年08月19日 09:56 【字体:

近年来,郴州市财政部门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构建财政保障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争取生态补偿等方面加力提效,助推“两山”实践和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郴州。2021-2023年,全市累计投入相关资金63.14亿元,逐年增幅分别为2.3%、8.8%、15.4%。

合纵连横走“水路”让绿水长流

支持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出台了《郴州市东江湖流域水环境保护考核办法》《郴州市生态郴州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1-2023年预算安排市级环保专项资金共2740万元,累计兑现东江湖奖励资金740万元,累计争取中央资金5200万元支持东江湖流域县市水生态保护。同时,自2019年该市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来,每年获得湖南省财政厅不低于2000万元东江湖流域污染防治资金。

落实湘江流域生态补偿2020年主动与衡阳市对接,签订了《湘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2年根据协议约定支付衡阳市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60万元,该项工作获得湖南省财政厅奖励资金180万元。同时,积极推动尽早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前该市所属9个市县均与相邻县市签订了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初步建立了全市性的横向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穿衣戴帽唱“山歌”让高山长青

制定出台《郴州市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该市被湖南省政府确定为唯一的市域矿业转型绿色发展改革试点,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评估达标绿色矿山数量居全省首位。

加大生态修复,助力矿山绿色发展2021-2023年,该市财政安排生态修复编制经费310万元,多方筹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示范项目市级配套资金2000万元,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生态修复专项资金6498万元。近年来,该市先后申报苏仙区金属矿山、临武三十六湾矿山等生态修复项目,其中,临武三十六湾矿区于2018年纳入我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范畴,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约4.13亿元。

加大区域协作,申报中央示范项目2023年,该市联合衡阳市向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成功申报湖南南方丘陵山地带南岭北麓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5.1亿元,该市获得中央和省支持资金1.96亿元;2024年联合永州市、娄底市、长沙市、株洲市等地向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申报湖南湘江重要源流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5.2亿元,可获得中央和省支持资金0.69亿元。

以小搏大架“金桥”让大地生金

引入社会资本,推进矿山生态修复2023年,引入社会资本0.11亿元,成功申报湖南南方丘陵山地带南岭北麓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撬动了投资额2.69亿元。2024年,引入社会资本0.12亿元,申报湖南湘江重要源流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将撬动投资额0.92亿元。

引导产业基金投资新能源、新产业项目2023年,通过市产业引导基金招引联合创造、拓阔科技、城市漫步等项目成功落户郴州经开区,总投资额达8亿元。积极推动省属国企联合市、县共同出资组建基金规模20亿元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基金,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发展体系。


郴州:助力“两山”实践 推动绿色发展

3343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