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财政:“三聚焦三强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今年来,桂阳财政立足财政职能,紧扣省级部署和县域生态保护需求,通过创新资金管理机制、优化项目监管流程、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精准保障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重点支出,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财政支撑。
一、聚焦耕地保护红线,强化智慧监管与激励并重
创新建立“财政奖补+智能监测”耕地保护机制。一方面,推行乡镇耕地恢复与永久农田保护财政奖补政策,2022-2024年累计新增耕地3.16万亩,补充永久基本农田2483亩(超额完成目标1599亩);同步拨付耕地恢复奖补资金2087.49万元,兑现率达61.5%。另一方面,投入158.21万元建成覆盖90%以上耕地的智能监测体系(254个可见光+7个热成像监测点),实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实时预警,形成“人防+技防”闭环管理。
二、聚焦生态修复治理,强化项目全周期精准保障
构建“事前评审-事中拨付-事后问效”资金管理链条。一是优先保障重大生态项目,上半年统筹下达生态环境治理资金4197万元,推动南岭北麓、湘江源流区等历史矿山修复工程完工,累计治理图斑284个、修复生态面积745公顷。二是创新第三方服务采购模式,投入618万元委托专业机构开展重金属水质自动监测(新建3个预警站)、环境数据采集及地灾防治技术服务,为争取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提速林业生态补偿,高效发放公益林及天然商品林补偿资金1602.66万亩(惠及林地101.23万亩),同步完成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3973万元资金对接。
三、聚焦灾害风险防控,强化群防群治与工程协同
建立“基层监测+工程治理”双轨防御体系。一是夯实群防基础,按1200元/人年标准保障67处地灾隐患点监测员经费10.32万元,实现风险点位动态监控全覆盖。二是攻坚治理工程,投入2256万元实施肖家坳片区、牛巷口滑坡等4个地灾治理项目,完成抗滑桩47根、锚索6878米等关键工程,直接保障71栋民居边坡安全。三是创新保险保障机制,为674名护林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18.74万元,提升一线防护队伍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