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财政:突出“五个维度” 全力答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答题”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5年09月29日 15:57 【字体:

近年来,桂东县财政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突出“五个维度”,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财政资金保障,让乡村“里子”更加坚实、振兴“底子”更加稳固。

一、在组织领导上下功夫,统筹推进有“力度”。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近五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年初预算资金134568万元,支出197458万元,预算执行率146%,有效保障了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56382万元(其中:中省市49452万元、县本级6930万元),支持乡村振兴项目1406个(其中:产业发展项目845个、乡村建设行动项目536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10个、就业项目10个、易地搬迁项目5个),所有项目全部完工,均达成绩效目标。

二、在激发活力上下功夫,产业发展有“亮度”。重点扶持康养民宿、高山药材、蔬菜、冷水米等主导产业,不断把“凉”资源变为“热”产业,把“氧”优势变为“大”胜势,把“绿”底色变为“红”经济。做优做强做深“土特产”联农带农富农机制,通过精细农业拉动、龙头企业带动、经济能人引导,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特、茶叶和高山蔬菜为辅的“一特两辅”产业和民宿庭院经济产业,基本形成“泉江流域的茶叶、沤江流域的中药材、高山上的蔬菜”产业发展布局。近五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资金达36650万元,占比65%。全县种植蔬菜8万亩,新种中药材3万亩,提质改造茶叶3万亩,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高山蔬菜基地3个,新建大棚230个、分拣中心1个,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创建冷水米示范基地3个,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2.51万亩,全年粮食产量预计超5.22万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全面完成67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设施提质有“广度”。完善实施各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近五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稳妥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投入资金400万元(其中:县本级250万元)用于饮水安全运行管护,累计拆除危旧房、残垣断壁等100万平方米,改造“四小园”1600余处,全面完成改(新)建户厕259户、公厕11座,深化农村垃圾治理,在11个乡镇、22个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并在113个行政村(社区)、1509个居民小组配备240升垃圾收集设施。

四、在便民利民上下功夫,用心帮扶有“温度”。近五年,安排4000余万元资金用于9800户脱贫户(监测户)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对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安排产业引导资金1500元/人,帮助脱贫户和监测户家庭增加收入。用活小额信贷政策,新增发放小额信贷6322笔32223万元。抓实产业贷款贴息工作,落实新型经营主体贴息155家共计320万元。投入420万元建设和稳定就业帮扶车间112家,吸纳脱贫人口就业8660人。投入400万元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公共服务岗位40人。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放春季、秋季学期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18400人次2760万元(不含义务教育补助)。用好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人口2869人,全县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达2.04万人。

五、在专款专用上下功夫,资金监管有“硬度”。出台《桂东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乡村振兴资金专款专用。2024年,通过阳光审批系统,及时足额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4279万元,进一步落实惠民利民政策。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健全完善监督检查举报制度,联合审计、监察部门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让各项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此外,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联合指导组通过查阅资料、查看现场、进村入户、电话调查等形式,对各乡镇、各项目责任单位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光伏收益分配、小额信贷管理情况进行了业务指导,发现并反馈问题17个,已全部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桂东财政:突出“五个维度” 全力答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答题”

3381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