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财政系统全力支持抗冰救灾
自2008年1月12日开始,我市出现了长达一个月的冰雪灾害性天气,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均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奋力自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阶段性胜利。灾情发生后,全市财政系统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参与抗灾救灾,为保安全、保秩序、保稳定和降低灾害损失作出了贡献。
市 本 级
一、紧急调度资金。为了保障全市抗冰救灾工作的开展,市财政局在组织专人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冰灾损失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安排救灾专项资金等方式,先后调度资金1亿余元,投入到抗冰救灾之中,为保障抗冰救灾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积极争取资金。冰雪灾害发生后,市财政局及时采取上报灾情文字材料、派出专人专程汇报等方式,全面反映我市灾情,尽力争取中央、省财政对我市抗冰救灾工作的最大支持。截至2月26日,共争取到上级财政下拨我市各类救灾资金7252万元。
三、及时拨付资金。在怀化市区供电极不正常的情况下,为确保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市财政局预算、国库、支付等科室单位坚守岗位,采取手工填制单据、步行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等措施,保证了救灾资金及时下拨到位。如国库集中核算支付局工作人员不畏冰冻严寒,克服长时间停电困难,坚持做好247个市直单位及政府投资项目的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核算工作,未有一天因停电而影响市直单位的报账和用款拨付。
新 晃 县
一、加强领导,成立救灾领导小组。为抓好支持抗冰救灾工作,新晃县财政局组建了抗击冰雪凝冻救灾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全局上下团结一致,调动了一切可调动的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二、澄清底子,深入灾区调查研究。为了将灾情情况了解得更加清楚具体,该局组织了9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23个小组深入23个乡镇进行调查,将全县乡镇受灾情况及时汇报给县委、县政府,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筹措资金,解决救灾燃眉之急。为了筹措救灾资金,该局多次向省、市汇报灾情,争取到资金493余万元,同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及时下拨1446万元救灾资金。为了保证群众正常生活、县直单位正常运转和厂矿企业正常经营,该局及时筹措100万元资金用于抢修供水和电力设施,安排12万元用于组织煤油、柴油、汽油供应;因银行无电无法支出现金,该局成立了6个下乡镇慰问救助小组,将救灾46.5万元资金一次性发送到各乡镇。
靖 州 县
一、深入一线了解灾情。冰雪灾害发生后,局领导和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到自来水厂、打米厂、过境国省道、各中小学、各乡镇卫生院等受灾现场,了解供水、粮食、交通、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受灾情况,测算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资金,为合理安排调度救灾资金取得依据。
二、积极向上级汇报灾情。加强与县内各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各方面受灾情况,并定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冰雪灾害的发展情况,努力争取上级支持。
三、及时拨付救灾资金。冰雪灾害导致靖州县城停电20多天,许多单位和银行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各项资金无法及时拨付到位。为此,县财政局及时与电力部门联系,争取到电力部门对该局予以每日定时供电,预算、国库、支付等业务股室抓紧夜间供电时间办理资金拨付手续,使救灾资金得以顺利拨付。
四、大力救助受灾群众。原靖州县造纸厂困难下岗职工是县财政局的帮扶对象,这次特大冰雪灾害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使帮扶对象能战胜灾害,过好春节,县财政局党组发动干部职工开展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并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抗灾自救出谋划策。此外,县财政局还与民政、街道等部门单位到低保户家中走访慰问,了解其受灾情况并安排发放救灾资金。
五、积极参与清除冰雪活动。1月30日至2月5日,县财政局干部职工自带工具,上街清除冰雪,除冰路段长达300余米。局领导多日坚持带头铲冰,一些同志手磨出了血泡,一些同志感了冒,但大家不言苦,不叫累,热火朝天的场面感染了所有目击者,许多路过群众都自发参加到铲冰队伍中。
六、支持农村灾后恢复重建。根据县里安排部署,财政局抽调精干人员参加县里的“农村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工作队”,为广大农民灾后恢复生产生活出力献策。
中 方 县
一、加强抗灾工作领导。灾情发后,该局立即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党组书记为副组长、局党组其他成员为成员的财政局抗灾补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抗灾补损应急预案,对灾情统计、走访慰问、资金拨付等工作进行了临时分工,并实行局领导轮流值班制度和灾情事故报告制度。
二、努力保证资金拨付。由于灾情严重,怀黔路禁止通行,县城停水停电,无法正常上班,该局为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积极与建行中方支行联系,要求其在市内设立临时代办点,财政会核中心人员、预算、国库等股室人员到原办公楼办公,全力保证救灾、农民工工资等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截至2月底共拨付救灾资金580万元。
三、积极参加救灾捐助。该局积极组织干部职工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共计捐献衣服245件,捐款3000多元,并为联系点聂家村乡送去大米、蜡烛等生活必需品。
洪 江 区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区财政局成立了以局长担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抗冰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迅速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强化责任,紧急动员一切力量确保灾民生活稳定。
二、积极行动,启动应急预案。在抗冰救灾预警期间,区财政局机关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雪灾发生后,及时组织机关干部上路铲雪除冰,保障道路畅通;同时号召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募捐4500元,为受灾群众送温暖,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该局还抽调了机关干部参与乡镇农户房屋勘灾核实,及时开展冰灾受损农房理赔,为农户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履行职能,筹措救灾资金。区财政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力保抗灾救灾资金的及时到位。截止2月底,共拨付上级下拨及区本级安排的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1099万元,有效地解决重灾区群众的生活难题。
四、及时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区财政局一方面组织专门力量及时查灾,另一方面及时关注灾情的发展态势,向上级财政部门汇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
五、搞好调研,努力降低损失。区财政局积极深入厂矿企业开展调研,掌握冰雪灾害对财税收入的冲击和影响,并及时详细向区管委和上级财政部门汇报,提出工作意见,制定对策措施,努力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沅 陵 县
二、科学调度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切实加强与市财政局的汇报衔接工作,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截止2月26日,上级财政下拨救灾资金93万元,其中农业口19万元;社保口59万元;经建口15万元。科学调度资金,及时下拨救灾款项,全县共投入抗冰救灾资金490万元,其中县本级安排400万元,重点加大对供水、供电、道路维修等领域的资金投入,确保了城区供水、供电和道路及时畅通。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求助,发放棉衣2122件、棉被2421床、大米46.4吨,确保了灾民基本生活稳定。
三、做好灾后重建,确保社会稳定。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到城区主干道开展破冰除雪活动,确保了城区道路安全畅通。积极响应县总工会的号召,认真开展向灾区募款捐物,全局共募集棉衣195件,棉被60床,募集资金2800元,全面支持灾区重建工作。
芷 江 县
一、及时统计上报灾情。灾情发生后,该县财政局积极组织专人对各单位、各乡镇、各企业的灾情进行分类、分项的全面详细统计,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到上级财政440万元救灾资金,为做好该县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支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紧急预拨抗灾资金。在上级救灾专项资金未下拨之前,该局充分发挥财政服务职能,立即启动“突发事件”专款应急机制,从县本级财政紧急下拨抗灾救灾专项资金350万元,保证了供水、供电设施的抢修,实现了春节前县城、各乡镇集镇及部分村、组通水、供电。
三、深入基层走访慰问。按照上级提出的“有饭吃、有房住、不冻死一人,不饿死一人”的救灾目标和县里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该局积极组织人员在春节前后,深入城乡贫困户、五保户等严重受灾户、弱势群体进行慰问、走访,送去粮、油等生活物质及慰问金,帮助其渡过难关。
辰 溪 县
二、不遗余力安置灾民。为确保灾民有吃、有住有穿,受灾不受苦,积极开展为受灾群众送温暖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度过生活难关。截至2月底,全县共发放救济金190万元、棉被900床、大衣300件、大米30吨、食油3000斤。对因灾倒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动员亲邻互帮,确保无房户、危房户住上安全房。在全县广泛开展“无灾支援有灾、轻灾支援重灾、机关支援农村”的赈灾募捐活动,确保了灾民得到妥善安置。
三、及时开展生产自救。一是加强救灾补损技术指导。县委、县政府组织农技人员和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搞好油菜、蔬菜防冻补损和畜禽防疫等技术指导,帮助群众做好救灾补损工作,尽量避免灾后农作物、牲畜出现死亡损失,力争将冰冻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二是科学制定补损规划。发动200名农业干部职工,分片深入全县30个乡镇,逐村核实农业遭灾损失情况,并因地制宜制定救灾补损规划。三是强化农资供应保障。加强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及资金的调度,全力保障农资供应,确保生产自救工作水利进行。同时,加大企业生产设备抢修力度,部分企业已恢复生产。
四、切实加强安全防范。严格落实部门责任,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加强交通、供水、通信、消防等安全防范工作。县交警、交通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坚持每天上路巡查,加强对春运交通工具和运力的检查,严防超载和车辆带病运输,确保出行畅通安全。县水利、自来水部门加大对水管线路的排查,对损坏的水管及时维修,确保供水正常。县电力、电信部门加强输变电和通信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因冰雪遭灾的电线、电缆迅速组织维修,确保不出现大面积供电和通信中断。县消防、森林防火部门认真排查消防隐患,加强城乡消防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坚决遏制火灾的发生。
洪 江 市
二、科学指挥,全力抗灾抢险。将全市所有市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分成农村工作组、电力修复组、物质保障组、安全稳定组、安江工作组、宣传报道组、应急救险组等7个工作组,实行分工负责制,全面指挥调度全市抗灾自救工作。一是加强抗灾资金调拨。在上级救灾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全市上下迅速筹集近2000万元抗灾物资用于抢险救灾。二是及时加强以柴油为主的成品油运输供应。抽调专人向上争取衔接油源供应,组织车辆将成品油安全运送到交通不便利的乡镇,有效地缓解了乡镇救灾柴油紧缺局面。三是加强燃气供应。多次赴上级燃气部门积极争取,并切实加强监管,保证了我市燃气市场正常供应和价格稳定。
三、攻坚克难,抢修灾毁设施。一是全力开展电力抢修。成立了电力抢修会战领导小组,积极组织人力、物力,重点加强供电线路、高速公路和农村电网受损电力设施的抢修工作。二是积极疏通运输通道。为加快推进偏远受灾乡镇的抢险救灾工作,研究制定了破冰运输方案,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全力打通连接龙船塘、塘湾、深渡等乡镇的通道,确保群众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安全运抵灾区。
四、积极救助,确保群众安全。紧紧围绕“确保安全,确保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目标要求,切实强化工作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受灾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干部职工踊跃捐款80 余万元,帮助灾区群众进行抗灾自救;紧急调拨棉被2000床、棉衣2076件,对因灾倒房户采取临时性安置措施,确保受灾群众得到有效安置;对交通不便、电力设施抢修比较困难、一时无法通电的乡村,市委、市政府采取新增碾米机购置补贴、统一运送柴油(煤油、蜡烛)、发放汽油发电机到乡镇等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吃饭难、照明难问题。由于措施比较得力,整个灾害期间全市没有出现因灾冻死人、饿死人现象,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