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区财政扶贫显成效
怀化市鹤城区现有贫困村11个,其中省定5个、市定6个,贫困人口1.26万人。按照“改善基础、促进增收”思路,鹤城区积极实施财政扶贫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合力共建”的扶贫建设工作格局。2011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15亿元(其中上级财政投入1.73亿元),实现稳定脱贫人口1500余人。
一是整合资金项目。立足全区贫困人口总量较少,但相对集中的特点,积极探索建立扶贫小片区模式,根据贫困程度、人口分布、区域特点,将全区划分扶贫小片区5个,涵盖贫困人口8300人,建立贫困人口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实现一户一卡,实施动态监测。在扶贫开发实施过程中,注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既抓好分户扶贫,又实施连片开发,扩大扶贫覆盖面,坚持将农业、水利、交通等涉农资金捆绑集中倾斜贫困区域,2011年以来全区先后集中在贫困区域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项目50余个,有效提升扶贫开发的综合效益。同时,严格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扶贫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二是强化基础建设。坚持按照基础先行原则,紧紧围绕群众要求最迫切解决的问题,统筹规划,重点解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突出问题。2011年以来,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新修贫困人口集中区域通畅公路42公里,解决1.1万贫困人口的行路难问题;投入8000万元,实施库、塘、渠等水利工程800余处,新增灌溉面积 1000 亩,兴修人畜饮水工程32处,解决8000余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问题;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土地治理项目5个,在黄岩、芦坪、贺家田和黄金坳等4个贫困乡镇26个行政村,改造中低产田2.27万亩,受益群众达2.2万人。
三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注重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围绕建设怀化市后勤保障基地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发展香菇种植、无公害蔬菜种植、畜牧渔业养殖等产业,2011年来投入财政扶贫专项引导资金400余万元,贴息贷款20万元,实施产业项目20余个,新建蔬菜规模种植基地6000余亩,标准化养殖场120余个,通过实施产业项目,项目区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达3100元,增长29%。
四是改善生存环境。完成全区农村学校危房改造2万平方米,改建运动场5个,贫困学生入学率达100%;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新建村卫生室20个,贫困人口乡镇卫生院住院实现基本医疗费用全免。启动困难群众保障性住房1420余套,落实廉租房实物配租700余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00余户,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问题初步解决。实施贫困集中区域沼气池建设3000余口,改厕2000余座,贫困人口集中区域移动通讯、广播电视覆盖面均达90%以上,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