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政府购买服务实行“群众点菜”财政买单
2014年,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麻阳县努力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深化各项改革,创造性开展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实现了“群众点菜”财政买单,取得了市场、政府、农民“三赢”的效果。
一是开门纳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为找准项目,把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落到实处,该县实行开门纳谏,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全面听取基层各行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当前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执行情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今年来,共召开座谈会4次,受邀代表、群众达100多人,收集到意见建议15条。
二是实地调研,让群众意见有着落。针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让群众意见落到实处,该县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和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先后开展了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构建农村科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治、农村现代物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信息服务的“一流转五服务”等工作,有效地盘活了农村资源,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3个,农村产权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25.31万亩,发展55个农、林、牧、渔、药等行业品类。
三是公开服务,结果面向群众公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县选取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社会关注程度高又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改观的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作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重点。先后整合“阳光工程”、“扶贫解困”、“移民开发”、“劳务技能”等专项资金1480万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集中购买培训服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探索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机制;出资800多万元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出资500万元与湖南农业大学等三所高等院校开展“院(校)县合作”,共同构建高校农业综合服务示范体系;出资30万元在兰里镇10个村尝试构建新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同时,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经费专项用于开展“评级授信”、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实涉农贷款财政贴息,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所有项目都通过电视台、新闻网、手机网等媒体面向社会公布。
四是落实项目,效果让群众来评判。为促使项目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当前实施的所有购买服务项目,全部实行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服务内容、要求和违约责任等。相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照合同要求定期对承包服务单位进行“百分制”考核,根据年终综合得分和群众民调情况,按比例支付相应的政府购买服务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