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三项措施提升财政监督实效
为强化财政收支运行全过程监管,保障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近年来,沅陵县财政局按照 “全程控制、全面监管”的财政监督工作要求,着力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将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使财政监督和财政管理紧密融合,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监控,有力提高了财政监督工作实效。
一、前移监督关口,强化预算监督。财政监督股在加强对重大专项资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基础上,把监督重心转移到预算监管,将财政监督与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挂钩,凡县直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追加调整和重大专项资金安排方案,需财政监督股严格审核后上报到预算股,实现了财政监督嵌入预算编制执行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考核的全过程,形成了财政监督与财政预算管理的紧密融合。
二、完善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在发挥财政监督股作为财政监督主体力量的同时,借助“金财工程”,财政监督股与预算、国库、乡财、非税、支付及各业务股室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对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适时、动态、全程监督;建立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凡重大检查,财政监督股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实行联合办案,发现问题,立即查处,进一步加强了财政监督工作力量,增强了监督检查的威慑力;建立了监督资源共享机制,利用审计、税务等部门的资源为财政监督检查服务,延伸监督网络,形成合力效应,提高了财政监督的整体效能;建立了内查内审机制。财政监督股每年对财政局机关各业务股室及二级机构各项财政资金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内审,确保财政各项资金管理规范,安全合规使用。同时,理顺内部职责,明确监督机构和各业务股室职责,将财政监督检查职能全部归口于财政监督股,各业务股室负责对已下达的监督检查结论、处罚决定跟踪督查、落实,根据检查结果和管理建议,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形成了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财政监督工作格局。
三、突出长效监督,提升监督效应。积极转变监督方式,财政监督由重检查、重经济处罚,转变为经济处罚与整改规范并重,坚持预防为主、惩防并重、标本兼治。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实行解剖式检查方法,对单位账务处理、制度建设执行等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寻根索源,认真分析原因,帮助整改规范,做到检查一个,规范一个。同时,建立跟踪问效机制。财政监督股不定期地对被查单位财务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访,以确保监督检查后的整改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