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五举措”为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建设提质增速
一是着力强化组织保障。该县成立了溆浦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办、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经管局、水利局、农机局、国土局、农业综合开发板、发改局、粮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人员。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优质稻产业发展规划,协调整合相关项目,集中连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行政协调、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等具体工作。
二是积极做好宣传发动。该县召开多次会议,进一步统一各级各部门的思想,形成了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并通过印发资料,出动宣传车、粘贴标语、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工程技术人员座谈征求设计意见、聘请质量监督员等形式,广泛宣传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及优质稻产业基地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具体内容,有效地带动了群众自觉投入到优质稻基地建设中来。形成了干部群众关心项目建设、支持项目建设,积极为项目建设出资出力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资金有效整合。该县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对涉农项目建设地点优先考虑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区,项目资金优先支持园区主导产业发展。2014年,项目共投入资金1314.7万元,其中现代农业发展资金200万元,整合水利建设基金、基本口粮田、农机购置补贴、县财政项目配套等资金550万元,引导社会资金564.7万元。使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与整合资金、引出社会资金的比例达到1:2.75:2.82。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
四是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在品种选择上,该县严格把关,积极推广优质杂交品种,如盐两优2208和深两优5814等。渠道建设上,合理布局田间渠道,做到渠渠相连,沟沟相通,排灌自流,确保旱涝保收。流量在1-5m³/s主干渠,采用C15混凝土结构,梯形,根据地形地貌确定适宜比降;流量在0.1-0.9m³/s的支渠和水沟,采用C15混凝土结构,梯形或U型,适宜比降。墙体三面混凝土厚度不少于10cm,两侧夯土不少于30cm,并根据需要设置若干涵闸,田间渠每丘设一个灌水口和一个排水口。栽培技术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栽插密度、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全程推行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并邀请高级农艺师及技术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采取课堂教学、田间指导、远程培训等形式,开展农民培训,确保了良种良法到户率100%。
五是严格项目监督管理。该县建立了较完善的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对项目建设进行综合测评,追踪问效;规范资金使用,实行项目资金预算制、财政报账制、政府采购制、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确保每项资金真正落到实处;严格工程质量,推行招投标制、项目公示制、法人制、投资评审制、工程监理制、验收审计制,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检查,严把质量关,防止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