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县:七大实招 撬动财政资金支持三农发展
麻阳县财政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投入,创新扶持方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6年,该县农民平均收入提高了7个百分点,受益农民33万人,贫困人口减少19085人。
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年,该县财政投入资金98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王家坪、渔子溪等9个村,建设高标准农田6500亩,山塘扩建加固4口,新建拦河坝4座,新建电灌站10处,新建防渗灌溉渠道18.95公里,新建机机耕桥1座,新建溪流护堤2处,新建机耕路3.8公里,田间道路3.55公里。该县财政部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工程建精品的原则,抢抓进度、狠抓质量,现已顺利完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扮靓了农村,造福了百姓。
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该县财政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投入财政资金630万元,新建油茶基地3100多亩,油茶品改4000多亩,其他经济作物2000多亩。投入财政资金301万元,实施5个产业化经营项目,主要为:1个龙头企业,3个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目前5个项目已全面实施完成。项目实施后,不但促进了农业发展,而且推动了麻阳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园建设,助推冰糖橙、黄桃、油茶、红心猕猴桃等优势特色农业提质量、增效益;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工作,引导发展富硒果蔬、植物油、西晃山泉水等生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形成优质高效的生态长寿特色产业链。
三、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县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大型水库、“五小”水利设施建设、巩固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现代农业滴灌工程等项目建设,全县农村生产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全年投入财政资金5188万元,完成新修建渠道10多条,全长1万多米,新修建水坝5座,新建灌溉池 10多个,新建油茶林林间道8000米,新建柑桔通风库3000多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做实农业保险工作。为确保理赔资金能够及时快速理赔到位并严格按照理赔程序规范操作,该县财政部门深入各乡镇大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发放宣传单30000余份、条例2000余本,覆盖全县18个乡镇。同时,对保险机构送交的专用保险单及汇总报告进行审核,并会同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部门对保险数据进行核实,严格规范财政补助资金的申报、拨付及理赔资金的拨付流程。2016年,该县重点抓好了水稻、农户住房等10项农业保险工作,交付保费1190万元,县级配套410万元,切实减轻了农户压力。
五、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该县财政局综改办和乡镇财政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审核、实施、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的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此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2016年,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59个,拨付奖补资金1441万元。同时,投入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2464万元,有力保障了农村基层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投入财政资金累计2.1亿元,支持了“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
六、强化惠农资金发放。该县财政部门进一强化惠农补贴基础收据管理,规范数据采集流程,严格做好数据公示。更新了发放方式,将原由商业银行代发改为网银发放,新增手机短信提示,建立了错误信息纠错限时制度,切实提高惠农资金管理水平。同时,联合县纪检、审计等有关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资金拨付不及时、数据部完整等问题进行严肃问责,严厉打击套取、挪用补贴资金的行为,确保了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安全发放到位。2017年发放补贴项目44项,资金规模达1.71亿元。
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研究制定《麻阳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麻阳县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财政涉农整合资金管理,实行电子专业化核算,建立专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并建立台账制度,实行专人管理。成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及时检查跟踪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和效果,确保专款专用,对违反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以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严格问责。2016年,已统筹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共计45项,资金规模达1.1亿元,全部用于农村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