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财政打好组合拳全力放大财政金融扶贫效应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7年04月21日 00:00 【字体:

  扶贫攻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瓶颈,近年来芷江县积极采取财政资金杠杆撬动和金融资本创新放大的方式,打好组合拳保障了全县脱贫攻坚的稳步推进。2016年末贫困人口减少至86812598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7.45%。 

  杠杆撬动,推进整合,做大做强财政扶贫文章。一是大投入,强化预算安排。扶贫攻坚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财政的第一民生工程,芷江财政细化扶贫资金预算管理,压缩其他一般性项目支出,集中资金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重点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16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2857万元用于支持扶贫攻坚,占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5%,2014年扶贫资金692万元的4.12倍。二是促整合,统筹涉农资金。2016年芷江县按国务院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明确了“两整两不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率先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芷江侗族自治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整合资金范围、资金投向、资金分配等内容;另一方面狠抓资金归集。严格按照“两整两不整”的原则,对纳入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在预算环节直接下达到整合专户,资金全部归集到统筹资金专户中统一管理,实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管理机制。201621599万元(不含扶贫专项资金),资金整合率81.68%。三是讲规范,保障资金安全。为保障资金安全,我们除在资金的使用方面严格按照《芷江侗族自治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外,还严格执行“三监督四公开”制度。2014-2016年各级各部门对373个项目实行全程监管,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创新机制,放大效应,做活做实金融扶贫文章。一是做实小额扶贫贷款文章。芷江县按照“农户自愿,项目支撑,精准发放,理性管理,政府保障”的原则,稳妥有效推进扶贫小额信贷。截至2016年,已对全县19851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进行评级,评级面达100%17303户贫困户进行了授信,有效授信率88.09%,授信金额达59228万元。同时一方面按照“先收后贴,分期补贴,应贴尽贴”的原则进行贴息;另一方面通过精准建档、精准授信、精准放贷、精准管理,有力支持扶贫小额贷款。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3420万元,设立小额贷款金融扶贫风险基金1200万元,财政贴息387.67万元,带动2975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二是做活扶贫融资平台文章。为扶贫应运而生的扶贫投资公司,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立下汗马功劳,切实解决县级扶贫资金瓶颈问题。自芷江县扶贫投公司2015成立来,向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8.9亿元,实行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农户9363554人,实现整村推进村级道路建设968公里,切实改变了贫困群众企盼已久的,想要富通公路的问题。三是做好扶贫机制创新文章。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投入需求巨大。芷江县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方资源形成推进脱贫攻坚的合力。一方面优化扶贫资金运作方式,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机制创新,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先整后补、以奖代补,收益补偿、风险补偿,设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等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另一方面芷江县积极加强与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投资机构、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方面的合作。2016年芷江民丰有限公司、芷江春之蓝笋业有限公司通过与邮政、农业银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银行合作,解决生产经营周转资金300万元、100万元,财政部门对上述公司保险保证保费、利息分别承担80%50%

芷江财政打好组合拳全力放大财政金融扶贫效应

9984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