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财政发力金融扶贫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7年08月24日 00:00 【字体:

  麻阳县是个贫困的山区农业县,现有贫困村106个,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8万人,底子薄,条件差,扶贫任务艰巨,该县财政为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杠杆作用,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确保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扩大农业保险范围。为全面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该县财政深入各乡镇大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电子屏幕、悬挂横幅、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系统宣传,确保政策深入人心。同时,还创新开展“贷款+保险+农户”模式,在为农民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的同时,因地制宜推动保险部门以乡(村)为单位设立代办点,确保保险下乡“接地气”。为鼓励贫困农户参保,该县逐步扩大参保范围,今年开展了冬木耳和猕猴桃扶贫农业保险品种。为确保农业保险补贴资金发放到位,该县财政部门对保险机构送交的专用保险单及汇总报告进行审核,并会同农业、林业、畜牧业等部门对保险数据进行核实,严格规范财政补助资金的申报、拨付等流程。2017年,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总计989.16万元,县级财政补贴836.69万元,水稻、油菜、农房等保险的农户自缴部分全部由县财政承担。

  二、加大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力度。该县建立由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协调,就业服务部门宣传审查,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建档立案的小额贴息操作流程,确保了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良好运行。按照《关于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审核审查补贴对象,严格政策执行标准,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益。自此项工作启动以来,现已为3860名创业者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4263万元,为3625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2981万元,为1297名女性创业者发放小额贴息贷款6312万元等。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成为困难群体脱困致富的加速器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利器。 

  三、发挥融资担保体系效益。该县积极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协调,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与合作银行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形成向贫困户发放生产所需贷款的联动扶贫模式,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放低“三农”贷款门槛,为农民创办企业发展解决贷款难的问题。目前该县已成立了农业担保和农旺投资担保有限公司,2家担保公司共为农户担保贷款100多笔,担保金额480多万元。同时,进一步建立农户融资的风险补偿、经济融资来源补偿、农业融资追缴和农业融资奖励等多项机制,目前已发放奖励资金14万元。此外,积极向上申请筹建村镇银行,争取农业银行开办农业小额贷款,积极支持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通过吸纳就业、订单帮扶等方式,帮助贫困户通过增加工资性收入实现脱贫,初步形成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四、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该县以全国59个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房抵押贷款,盘活农村闲散资源。该县财政部门对试点期间农房确权颁证费用给予补贴,夯实农房抵押贷款开展的基础条件,同时实施农业专项资金存放激励措施,对农业专项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房抵押贷款直接挂钩,按贷款投放比例进行存放分配,每年进行一次调整,以增强银行试点积极性和创造力。该县还积极做好试点风险的防控,建立了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对银行因农房抵押贷款造成损失的,按照35%的比例给予补偿。目前,该县农村住房所有权确权率达46.2%、发证率35.9%,宅基地使用权确权达率86.2%、发证率78.8%。推行农房抵押贷款有效的盘活了农村资源、发展了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该县谭家寨乡楠木桥村农户以农房直接抵押或由信贷担保合作社提供反担保方式,先后从银行贷款2750万元,建立了5000多亩高山刺葡萄、猕猴桃种植及贵妃鸡、甲鱼养殖等产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农户进园务工,带动该村95%的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麻阳财政发力金融扶贫

998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