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财政四举措实现“三公经费”负增长
今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多举措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并实现连续五年“三公经费”负增长。该县2017年三公经费实际发生1080.36万元,占预算数的21.18%,较上年同期减少755.46万元,下降41.15%。其中公务接待和公车运行费用下降幅度较大,分别比上年减少129.73万元、601.34万元,下降比例为18.3%、54.95%。
一是加强制度管理,将公务支出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断完善《麻阳苗族自治县三公经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报账管理制度》等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出台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一系列公务支出管理办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严肃财经纪律若干规定、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建立“三公”经费管理制度网络;
二是强化预算约束,从源头控制支出。严格按照新《预算法》和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要求,加强年初预算编制管理,着力从源头上强化管控。同时下发按期交纳会计报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通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对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日常监控,定期进行绩效评价。财政部门每季度向 “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治理办公室报送全县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绩效评价表。强化“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制度执行,明确“三公”经费支出报销条件。
三是提高监督力度,多管齐下开展巡查督查。该县加大对三公经费的检查力度,检查中凡存在不按期报送财务报表、三公经费比上年同期增加、经费支出突破预算指标、变更预算、转移支出等情形财政部门将停拨该单位经费,纪检机关约谈该单位一把手。今年1-8月该县分三批次对84个部门预算单位或临时机构就三公经费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线索15起,责成单位整改9起,移交6起。
四是增加透明度,信息公开形成倒逼机制。近年来,该县充分“互联网+监督”平台全面公开各部门“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信息,且公开要求不断细化。一系列的信息公开使“三公”经费的使用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给各部门施加了无形压力,也形成了倒逼机制,迫使各部门和单位更加规范公务支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