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财政多措并举力促粮食发展
2017年,芷江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有效地激活市场,扎实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粮食品质,促进粮食生产、流通领域的全面发展。
一、加大对产粮、制种方面的财政投入。该县财政投入资金937万元,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科技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项目的建设,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2.52万亩,粮食总产量20.97万吨,其中稻谷产量13.9万吨,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3万亩,总产401.5万公斤。
二、认真落实粮食(耕地地力)补贴政策,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该县先后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推进了以粮食补贴为主的惠农补贴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粮食(耕地地力)补贴3124.22万元,粮食(耕地地力)补贴面积29.75万亩,惠及全县18个乡镇,8.39万农户。
三、落实农业水稻保险,不断提升农业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动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根据《湖南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2017年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县财政统筹资金247.6万元,为全县26.03万亩水稻进行保险补贴,惠及68710农户,全年有15000余受灾水稻农户得到保险理赔,获得理赔资金310万元。
四、落实储备粮利费和轮换管理,确保粮食安全。根据省、市有关规定标准将县级储备粮2000吨利费足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芷江侗族自治县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对全县县储粮的管理、县储粮在储备期间的利息、费用补贴、粮食轮换等方面作了相关要求,严格按照《粮食基金专户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范围安排风险基金支出。全年县财政共投入省级、县级储备粮利费、轮换费用等资金583.49万元,轮换省级储备粮5897吨,县级储备粮2000吨。
五、实施“优质粮油工程”,促进粮食流通发展。统筹安排资金8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开展“好粮油”行动、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三方面内容,通过完善粮食产后服务功能、构建新型粮食流通体系,有效引导绿色优质粮食生产和加工,该县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2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