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县“五个到位”助推制种产业发展显成效
近年来,芷江县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通过组织保障、统筹资金、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快推进制种产业的发展。2017年全县制种面积达2.8万亩,同比增长21.74%,制种总产量520万公斤,同比增长18.18%,制种专业合作社5家,专业化服务组织14家。
组织保障到位。成立了芷江县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和芷江县制种大县财政奖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政府办、财政局、农业局、国土局、水利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及项目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将“杂交水稻制种标准化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列入政府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资金落实到位。县财政积极强化预算保障,每年安排现代农业发展资金500万元,重点支持制种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安排制种大县财政奖励资金1100万元,集中用于制种基地监管、仪器设备购置、新品种科技实验示范等制种产业发展;同时整合国土、水利等部门资金4859万元,推进了土桥镇、芷江镇等核心制种区的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奖补政策到位。结合实际,出台了《芷江侗族自治县适度规模种粮培育扶持实施方案》、《芷江侗族自治县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财政奖补实施方案(试行)》,对流转耕地种粮30亩、200亩、1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每亩分别补助200元、300元、500元;对制种2亩以上的贫困户每亩补助300元,对以制种为主导产业、新增制种面积300亩以上村,每村奖励4万元,贫困户奖励300元/亩、非贫困户奖补150元/亩、经济组织奖励150元/亩;同时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机合作组织当年新增100万元以上农机装备的,除农机购置补贴外,县财政再补助15%的农机购置费。
风险控制到位。为增强抵抗不确定性制种风险损失的能力,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芷江侗族自治县杂交水稻制种风险基金实施办法》,将杂交水稻制种纳入了水稻保险范畴,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保险基金,按水稻保险理赔标准的3倍保额支付水稻制种受灾户,每亩制种农田最高保险理赔金额可达1400元,理赔力度远远高于单季水稻的产值。
服务支撑到位。积极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技术服务体系,加大科技培训推广力度,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员,壮大技术带头人队伍,积极为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17年共举办烤烟房改造烘种技术1期、制种栽培技术3期、机械化制种现场观摩5期,总人数达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