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针对财税工作中的短板和突出问题,中方县加快财源税收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大力培植优质税源,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一、开展税收清欠“百日会战”。从2019年9月起,由县政府牵头,组织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税务、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税收清欠集中整治行动。通过开展房地产业专项清查、金融保险行业专项清查、医药购销行业专项清查、重点税源企业清查等11项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强化了税源管理,清缴欠税,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遵从度,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二、打好打赢“四保一防”攻坚战。为确保“四保一防”工作进行到位,该县将落实“八项”增收节支措施、提高土地资产资源经营收益、协调处置项目征拆安置和有关遗留问题、抓紧抢补投资项目及产业投资项目短板、切实强化“三保”支出保障隐性债务防控和资金调度等措施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控重要抓手。实行单位一把手工作来抓落实,牢记牵头协调职责,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财税收入指标,将收入指标分解下达到具体项目和责任单位,建立月工作进度通报机制和“一把手”约谈问责机制。
三、培育税源骨干,加强财源建设。一是壮大骨干企业,加强力度培育和引导扶持,加快“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企转型。建立骨干税源项目库,疏理年纳税额1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和1亿元以上骨干税源名单,加大其金融扶持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支持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挖掘重点行业税源潜力,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物流贸易、建筑建材等行业税收管控;开展土地清理欠税清缴专项行动,加大项目供地与催建力度,盘活税源;充分挖掘金融业、旅游服务等新兴行业税源潜力。三是设立高质量发展奖励基金。根据中央、省有关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民营企业21条”,每年按不超过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部分的25%安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基金,充分调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四、党政部门协同,建立税收共治机制。成立县财税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建财源办,建立“党政领导、财税主责、部门协同、司法保障、纪检监督”的税收共治机制,明确财税主体责任和部门职责将财源税收工作纳入对单位年度的综合绩效考核。推动税收征收由财税部门“单兵作战”向党委政府部门“协同作战”转变,优化依法治税环境,促进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五、建立财税综合信息平台。依托现代科技,整合涉税部门的财税综合信自资源,建成市县乡互通、数据共享、管理精准、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财税综合信息平台,主要包括信息分析预警、财源建设管理、企业服务管理“三统”,努力实现提升财税征管水平、聚焦产业发展、培植壮大财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企业服务质量“五大目标”。
六、建立纳税人红黑名单。根据税务稽查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将纳税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纳入“红名单”,进行宣传推介,树立诚实守信的导向;将严重失信纳税人纳入“黑名单”,推送录入社会信用平台,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让失信纳税人无处遁形、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