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财政:多措并举 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管理
靖州位于湘西南、湘黔桂三省接边区域,是武陵山连片特困县,有行政村124个,其中,贫困村6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72户45227人。近年来,靖州县财政局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截至2019年底,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1106户44295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45%降至0.41%,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一、方案谋划“一盘棋”
(一)聚焦精准扶贫,坚持群众参与,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摸清“缺什么”。充分听取民意,每个项目都有5名以上贫困户代表参与评议,严格执行申报程序,程序不完整的项目禁止入库。做好项目论证审核,对脱离脱贫攻坚主题、建设任务不详实、指标不清楚的项目一律禁止入库。截至目前,全县2018-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共有项目8379个,资金规模20.92亿元,涉及道路、水利、安全住房、产业等25个方面,紧扣主题,目标明确,数据详实,全面摸清了脱贫攻坚项目建设需求。
(二)瞄准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精心编制资金方案,明确“补什么”。坚持以钱定事,根据上年度资金规模和本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反复研究会商,形成整合资金使用方案,资金使用范围紧紧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发展,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着力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优先保障贫困村“10+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弱化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界线,统筹兼顾非贫困村均衡发展。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乡村面貌得到大幅改观,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2019年群众认可度达98.95%。对急需实施及工期较长的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公路维修维护、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提前开工实施,加快了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进度。
二、项目资金审批“一支笔”
(一)严格执行统筹整合政策要求。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在“因需而整”的前提下做到“应整尽整”,实现了涉农资金“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集中财力精准、精准脱贫。2016年以来共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0.72亿元,为靖州县产业发展和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审批。严格按照统筹整合资金方案实施,未纳入资金方案的项目一律不得使用财政扶贫资金,按照资金方案一个口径下达项目计划,不认“条子”,不开“口子”。扶贫项目安排优先保障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兼顾非贫困村发展,从而有效解决了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三)严格扶贫项目事前审查。下达项目计划前,会同扶贫和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初步掌握项目的建设任务、资金规模、缓急程度、建设现状、绩效目标等方面的情况,县扶贫领导小组进行复审,严格坚持项目准入原则,做到非项目库项目不安排,负面清单项目不安排,擦边球项目不安排,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不安排,资金绩效不明显项目不安排,确保了项目高效有序推进。
三、监督管理“一套拳”
(一)规范程序标准。根据中央、省、市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全县实际,出台了《靖州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靖州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靖州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和管理实施细则》《靖州县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细则》《靖州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作了项目库建设、项目报账资料、公告公示、档案管理等一系列标准模板,规范了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操作流程和程序标准。
(二)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健全例会制度。从项目库申报、立项、设计、采购、招投标、组织实施、验收报账、公告公示等环节的操作要求进行了深入培训指导,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每年举办扶贫资金项目培训班,累计参训500余人次。由财政、扶贫部门牵头,每月组织召开扶贫项目建设推进例会,研究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矛盾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逐一解决销号,为快速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三)强化资金监督检查。财政扶贫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严格执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制度,每一笔资金都严格审核,确保了资金安全。对各行业部门、乡镇、村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并纳入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考核。聘请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开展扶贫资金绩效自评抽查、重点扶贫项目与重点区域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强化了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