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财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集中财力助推脱贫攻坚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0年11月21日 11:01 【字体:

  近年来,靖州县财政局充分立足财政职能,担当作为,持之以恒做好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为全县顺利脱贫摘帽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与保障。
  一、强化资金使用,实现脱贫摘帽
  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6〕53号),该县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根据脱贫攻坚规划,实行“大类间打通”“跨类别使用”,做到“应整尽整”,打破了过去“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修路的钱不能打井”的局面。同时,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项目落地比以前更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更为显著。对比统筹整合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3年(2016年除外)的资金情况,2013-2015年,该县财政涉农资金仅收到4.58亿元,2017-2019年收到财政涉农资金8.18亿元,相比较资金量增加3.6亿元,增长78.6%。靖州县干部普遍反映:“没有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脱贫摘帽不可能这么快,也不可能做的这么好”。
  二、大力支持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2016-2020年统筹整合资金安排特色产业发展资金1.33亿元,紧紧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等项目发展,根据“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按照“发展靠产业、产业靠园区、园区靠企业、企业联农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着力发展杨梅、茯苓、山核桃、楠竹、生猪、制种乡村旅游等七大特色产业,严格对标对表,强化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政策落实,做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切实提高了贫困农户在产业建设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实现了扶贫产业的巩固提升。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种植基地+加工园区+研发中心+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新业态,形成了十万梅山风光,打造了百里苗侗画廊,吸引了各方游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该县已有杨梅基地10万亩,年产鲜果6.8万吨,年产值超过10亿元,带动1.1万名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三、全力支持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助力脱贫攻坚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融入该县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揽子规划,把夯实农业基础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扩大了行业部门优势,助推了扶贫脱贫工作。2016-2020年统筹整合资金安排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1.09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58万亩,高效节水示范1.44万亩,涉及11乡65个村。其中该县渠阳镇铺口林源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主导下,正形成山区贫困村现代农业发展新雏形,金秋梨、荷花鱼远近闻名来往的客商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群众笑口常开;寨牙乡地卢贫困村是一偏僻的侗族山村,如今也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项目的撬动下,灌渠、机耕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成为城里人的休闲好去处,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热情点燃、信心倍增。
  四、“想致富,先修路”,畅通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网络“毛细血管”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原因之一就是地域偏僻,交通闭塞,交通运输生产力落后,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2016-2020年,为解决农村道路建设上的短板,该县利用统筹整合资金,安排农村道路建设项目资金4.65亿元,共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500公里,安保工程1001公里,扶贫通组公路555公里。截至目前,该县11个乡镇全部通水泥路砼公路,124个行政村通畅率达100%,25户或100人以上自然村组全部实现通畅,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受益群众累计17万人。通过加强农村道路建设,畅通了农村向外的出行条件,内在的潜力迅速变成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五、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让群众喝上“安全水”
  2016-2020年统筹整合资金安排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1.34亿元,通过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解决该县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政策的实施,解决了该县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资金不足的现状。截至目前,全县农村人口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其中:集中供水农村人口55492户、219608人;分散式供水农村人口4126户、15143人。



靖州财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 集中财力助推脱贫攻坚

1402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