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探索国资管理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盘活“三资”
中方县作为湖南国资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融合唯一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国资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融合试点工作。目前,已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51976万元,实现税收收入4392万元。
一、快速启动,迅速部署。根据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中方县立即成立国资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融合改革领导小组,在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指导下,于3月10日召开行政事业单位国资系统预算一体化试点工作部署会,正式启动了国资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融合试点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对该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全县选取县公安局等10个单位作为第一批试运行单位,以点带面,逐步铺开。5月24日上午,县财政局组织相关业务股室和部分县直单位业务骨干收听收看“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资产管理板块上线”业务培训视频会。
二、推陈出新,有效衔接。积极推动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资产管理板块全面上线,原系统将分批停用业务办理功能,仅保留查询中心和资产报表功能在资产管理业务上持续发力,加强协调联动,规范操作流程,有效化解新老系统衔接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中方县还以资产管理板块上线为契机,对所辖资产进行再清查、再摸底、再甄别,做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明细账。
三、全面改革,力促成效。一是融合贯通,强化监管。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资管理业务全面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基本实现单位资产管理与日常管理、会计核算、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等业务环节的有效贯通,督促主管单位不断强化监管责任、规范管理行为。二是同源对接,账实相符。持续推动资产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全面对接,实现资产账与财务账数据同源,有效解决资产账账不符或数据不实等问题。三是闭环管理,精准高效。国有资产与预算管理一体化,资产管理系统与预算系统、非税收入系统全面对接,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资产管理各环节实行全程登记,有效防范单位擅自处置资产、线下处置账外资产、应处置资产长期闲置,处置收益应缴未缴等情况;由预算资金购买的资产“上可追溯审批源头、下可监控入库动态”,形成全链条管理机制,实现预算单位资产购置和非经营性资产收入预算审核更加科学准确,全面提升国资管理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